? ? ? ??編者按:走過近95年輝煌歷程的人民軍隊,長期以來都立足最困難、最復雜情況,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扎實做好軍事斗爭準備各項工作,不斷累積勝戰優勢、提高打贏本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之際,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策劃推出《戰位有我》全媒體系列報道,展現中國軍隊昂揚精神面貌和一流練兵成效,敬請垂注。
5318米,在這么高海拔的地方戍邊是什么感受?
“頭疼、胸悶、喘不過氣。”這是很多人第一次到高原都會有的感覺。海拔越高,身體反應越明顯。
在祖國西南邊境,有一個地方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官兵們就接力駐守于此,它就是全軍海拔最高的哨所之一——查果拉哨所。
哨所戰士執行觀察任務。董天健 攝
哨所位于喜馬拉雅山北麓腰際,“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就聳立在附近。有更具體的描述來形容在這戍邊的感受:離天很近,離家很遠。
查果拉,藏語的意思是“鮮花盛開的地方”。不過,哨所周圍沒有花,沒有草,只有年平均零下10攝氏度的氣溫,和含氧量不到內地三分之一的稀薄空氣。
皮膚黝黑、嘴唇發紫,在這戍邊的官兵們,總會帶著高原戰士的明顯“印記”,老班長李存冬也是如此。
他還記得剛下連時,車從日喀則往邊境開,窗外景色越發荒涼,再后來是大片的雪山,心里也開始沒底起來,越往連隊走,綠色越少,人也越少。
戍邊戰士的雙手。董天健 攝
因為高反,李存冬到連隊吃的第一頓飯就吐了。2018年,他第一次上查果拉哨所,雖然已經適應高原生活,但由于海拔更高,走動時胸悶氣喘依舊明顯,剛去的三四天要到后半夜才能入睡。
有時候,家人會好奇地問他,“鮮花盛開的地方”到底啥樣?他不想讓家人擔心,電話里總說:“這里有山有水還有綠色,和內地一樣嘛。”
實際上,在查果拉,任何綠色植物的生命都很短暫。有戰士下山時,有時還會帶上來一盆綠植,讓哨所多點綠意。不過,即使細心栽培,它也只能活兩三個月。
巡邏時途中的植物。董天健 攝
每年的9月到來年5月,是查果拉的雪季,格外漫長寒冷,這段時間,哨所周圍只有白茫茫一片。
有次在大雪天巡邏,李存冬和戰友們步行過橋,零下30多攝氏度,穿著軍大衣的李存冬一下從橋面滑落到河里,一只腳戳破冰面掉落水中,抽出來時軍靴瞬間濕透結冰。等到回去脫下襪子才發現,那只腳已經紅腫失去知覺,過了三四天才恢復。
哪怕雪季結束,到了6月,查果拉早晚氣溫只有幾度,狂風打到臉上刺疼,天氣變化無常,可能還會突然下起冰雹和小雪。“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是常態。
官兵們例行巡邏。董天健 攝
官兵們都難以想象,第一批來這里的前輩們歷經了多少艱難險阻,才將五星紅旗插上查果拉主峰。
哨所所屬塔克遜邊防連擔負巡邏任務的山口平均海拔在5500米以上,每走一步路,都像負重幾十斤前行,但官兵們巡邏都是到點到位,絕不放過任何疏漏。入伍半年的“00后”周江紅對高原生活適應得還算不錯。第一次去巡邏,途中上坡下坡,過險灘冰河都不成問題。
在這樣的歷練中,年輕人對戍邊的意義有了更多了解。“這是祖國的領土,我們戍守在此就是宣誓國家主權”。
巡邏到點到位。董天健 攝
關于戍邊經歷,大部分人說得輕描淡寫,不過,在某個不經意時刻,他們也會聊起那些記憶深刻的故事,那種心酸和無奈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了解。
2015年2月,哨所班長的未婚妻第一次來到連隊,兩人準備領證、辦婚禮。
一開始,未婚妻以為自己可以很快適應,沒想到一下飛機就嚴重高反,待了三天后,忍不住哭著對他說:“你跟我回家吧,我們不在這里待了。”提起這段故事,周圍人總覺得唏噓。
對邊防軍人來說,光榮在于堅守,艱巨在于漫長。
2018年,李存冬剛上哨所的時候,這里還沒通電通水,有時需要自己去打水,從河谷爬坡到哨所,在平原上平平無奇的事,在高原上難度加了無數倍。
待久了,身體反應也很明顯。不少人血色素嚴重超標,而且不同程度患有血壓異常、高原紅細胞增多癥、高原性心臟病、高尿酸血癥等高原疾病……
巡邏時休息戰士們喝水。董天健 攝
這些年,哨所條件慢慢好了。隨著國家大力投入,查果拉哨所在2019年通電通網。2020年,經部隊協調,相關部門克服高原高寒地區水源難找、水量不穩、成井易凍等困難,為哨所官兵打了一口井通水。
周江紅到哨所時,這里的條件已經變好了不少。休息時,他可以隨時聯系家人,也能在供暖的室內洗上個舒服的熱水澡。如今,通往哨所的泥路也變成了柏油路,巡邏更方便。
定期舉行升旗儀式。董天健 攝
在這樣極端的自然環境中駐守,圖什么?不同人的答案不同,有人說,是為了過一個不一樣的青春,在有的人看來,身處海拔最高的哨所,更能體現當兵的價值。
2011年12月,吳毅恒保留學籍從北京入伍,新訓結束后,他主動申請上查果拉,成為第一位走上查果拉的清華學子。
在哨所期間,吳毅恒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為報考軍校的戰士輔導英語,為戰友們普及高科技知識。
堅守查果拉的故事,還有很多。
因為通了水電,官兵們挖回來幾塊草皮,在悉心照顧下竟然長勢喜人,于是大家在營房里種起了格桑花,就像收拾家一樣,裝點著哨所。
李存冬覺得,守護祖國領土也是如此,總會有人不斷接力下去。
哨所的星空。董天健 攝
又是一年畢業季,不少軍校學子主動申請到最艱苦的地方,“衛國戍邊,青春無悔”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代代人用實際在踐行。
監制:黃燦 張俊華 譚仕龍?陳志
策劃:胡念飛 王海軍 曹斯?
統籌:秦文綱 曾強 何勇榮
執行:曹嬡嬡 張由瓊 王良玨 胡良光
編導:董天健
文字:曹嬡嬡 周倩欣
攝影:董天健
剪輯:羅斌豪
第三方:董晨晨
設計:鄭煒良 劉子葵
通訊員:晏良 馬科 鄔軍 李耿
發自 西藏日喀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