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6月19日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曉強深入市城區干道路口、移動營業廳、公園廣場、社區、農貿市場等,調研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強調要走好群眾路線,下足“繡花功夫”,不斷滿足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
在汕尾大道與紅海大道交接處十字路口,張曉強仔細察看道路交通情況,向執勤交警詢問執勤安排、警力部署、交通流量等情況。他指出,要進一步下沉警力,提高路面見警率,嚴查嚴管嚴控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創新方式方法整治交通陋習,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有序。
![]()
來到移動營業廳,張曉強與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窗口業務辦理和5G通信網絡建設等情況。他指出,窗口單位要樹立窗口形象,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群眾提供優質便利服務。
在善美廣場,張曉強現場聽取廣場升級改造項目規劃介紹,察看項目進展情況。他指出,城市公園廣場反映城市生態文明水平,直接關系城市整體形象和市民“幸福指數”,要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彰顯地方特色,下足“繡花功夫”,推進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滿足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經過海濱大道鳳山媽祖文化廣場段時,張曉強要求抓緊完善道路設施和交通標識,落實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切實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垃圾如何分類管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目前具備哪些功能?”在新港街道海濱社區,張曉強走街串巷,詳細了解社區環境衛生管理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等情況。
●要走好群眾路線,廣泛發動群眾“隨手拍”舉報不文明行為和現象,營造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濃厚創建氛圍。
●要加大日常巡查監管力度,落實環境衛生常態化管理,健全保潔長效機制,確保街巷環境干凈整潔有序。
●要注重查漏補缺,認真梳理創文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問題,加快推進老舊街巷整治、違規廣告牌匾清理整治、拆墻透綠等工作,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城市品位。
●要注重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創新社區服務陣地,加強軟硬件建設,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成百姓身邊的“文化客廳”,打通宣傳、教育、關心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
在榮泰農貿市場和東漁市農貿市場,張曉強與市場檔主親切交談,強調要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強市場環境衛生管理和安全整治工作,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保供應、穩物價,守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市領導余錫群、曾曉佳參加調研。
(來源:汕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