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敘利亞,你第一時間想到什么?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戰火,還是休假出行的旅游目的地?
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選擇第一個答案,然而這兩天,連續幾條來自我外交機構的安全提醒公告卻反映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敘利亞、伊拉克。”1月9日晚,外交部領事司公眾號“領事直通車”發布提醒。
而幾天前,新華社和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官網也發布了同樣的公告↓↓↓
三次公告中,“再次提醒”四個字引人關注。
不到兩個月,中國外交機構四次發布公告提醒公民不要前往敘利亞。在短時間內密集發出提醒,即使對身處戰亂地區的中國駐敘利亞使館來說也是首次。
對此,使館公告中給出的解釋是:第一則公告于2017年11月21日發出后,仍然有旅行社組織所謂敘利亞攝影旅游。
中國使館多次警告
有些國人就是不聽
敘利亞的戰爭已持續7年,直到2016年年底,敘政府軍完全收復北部城市阿勒頗,形勢才出現一些轉機。
但這并不意味著戰爭的結束和敘利亞安全局勢得到了保證。
2017年10月28日,敘利亞中部城市蓋爾亞廷,兩名兒童站在被戰火摧毀的居民樓前。
翻閱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的官方網站時發現,上一次使館發布類似公告呼吁公民不要前往敘利亞,是在2016年5月。當時使館聲明:
“中國公民在本提醒發布后仍堅持前往,有可能導致當事人面臨極高安全風險,并影響其獲得協助的實效。”
時隔近兩年,這句話再次出現在使館公告中。
據了解,使館公告中提及的攝影旅游團由多名游客組成,于2017年12月15日抵達敘利亞,在三天時間內游覽了大馬士革、霍姆斯和阿勒頗三座城市。
該旅游團在敘期間疑似與隨行保護人員發生小費風波,并未聯系使館,風波解決后已安全離開當地。但該旅游團的行為讓人震驚,因為他們所游覽的三座城市都存在極大危險。
2017年12月17日,敘利亞阿勒頗老城,幾名市民在倭馬亞清真寺的廢墟上留影。
去年14條提醒
均未能攔住中國游客
其實除了旅行社組織的攝影團,這兩年冒著戰火前往敘利亞的還有不少自助背包客。
通過查閱國內各旅游平臺發現,只有一家自動屏蔽了敘利亞自助游的欄目,其他平臺相同欄目下仍保持著相當活躍的更新和交流。
某國內旅游網站上網友們分享近期敘利亞行程的帖子。
中國駐敘利亞使館這波公告引發的關注,很容易讓人想起幾個月前,巴厘島阿貢火山爆發導致中國游客滯留的事件:
去年11月底,位于印尼巴厘島東北部的阿貢火山持續噴發,導致當地機場關閉,上萬名中國游客滯留。
好在祖國“給力”,將游客全部安全接回國。乍看之下,恍若電影《戰狼2》的又一現實版。
然而事實的另一部分真相卻是:從去年9月到12月,阿貢火山危機爆發前后,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針對中國游客發布的“暫勿前往旅游”的提醒就多達14條:
9月20日,總領館緊急提醒:阿貢火山近期可能噴發,請中國游客務必注意安全。
11月21日,阿貢火山首次噴發,總領館發布的提醒,從“謹慎前往”,升級成“暫勿前往”。
11月29日,1.7萬中國游客滯留,總領館在臨時開放的機場設立了中國游客咨詢中心,為回國游客提供協助。
12月1日,總領館再次延長了安全提醒有效期,且強調:“因獲得協助而產生的費用需完全自理。”
……
巴厘島阿貢火山噴發
中國駐登巴薩總領事館多次發布安全提醒,一是基于當地災情的不斷變化,二是基于對中國公民與游客的安全出行與旅游負責。
據介紹,為協助滯留中國游客盡快回國,在巴厘島機場出發大廳眾多外國領事館設立的咨詢服務臺中,中國的領事官員最辛苦,也最晚撤臺。
去年年底,滯留巴厘島的游客安全回國。
網友:“巨嬰式”游客
別再給祖國添麻煩
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游客的腳步越走越遠,而對駐外機構而言,領事保護的壓力也就愈來愈大,來自使領館的安全公告提醒更是“常規動作”:記得打疫苗、不要隨意下水游泳、要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不要前往危險地區……
有網友表示,那些置使館提醒于不顧、出了事又反賴國家救援不力的中國游客,就像是仍未長大的“巨嬰”。
在1月10日下午的2017年度領事工作國內媒體吹風會上,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表示,根據中國駐外使領館的數據,2017年海外意外身亡的中國公民達649人,其中交通安全事故169人,溺水等旅游安全事故156人。
這兩項原因共占意外身亡總人數的50%以上。
郭少春表示,真心希望每一位出國的中國公民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這是領事工作者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