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仰 與我的校長
陸安師范大門左右刻著一副楹聯: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這里讀書生活整三年,每天最少出入大門四趟,每一趟我都在心里默念一次,于是這八個大字就成了我的信仰。
1998年7月我以全屆總分第一的成績畢業了。8月服從了組織的安排,來到了陶河鎮中心小學任教,校長姓劉,劉校長很是重用我,安排我當畢業班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第二年還讓我做語文教研組組長,有意思的是他總跟來檢查的領導念叨:“王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一根柱子啊……”劉校長的贊譽鞭策著我早早從海城趕來和孩子們大聲讀文,并開始一天的教育教學工作;鞭策著我課間輔導后進生,有時連續三節課下來,沒喝一口水,穿著高跟鞋的腳又酸又痛;鞭策著我晚上挑燈夜讀、備課、磨課……在這個農村學校里,夜來得特別快,特別黑,伴著唧唧蟲鳴我讀了《平凡的世界》《麥田守望者》《斯賓塞快樂教育》……我用讀書所得來生活,我感覺我就是一名麥田里的守望者,守望孩子,守望教育。三年后一天,我100天的產假還未結束,接到了劉校長的電話:“王老師,你得回來代課了,吳老師婚假了,三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沒人教……”“不用管他,產假還沒過,國家規定不用上班的,再說評優評先就輪不到你,干活就找你……”家人急赤白臉,唾沫橫飛。幾天后的周一早上我穿上了深紫色長針織裙,身材苗條,狀態良好地來到了學校,寫好小黑板,帶上備課本,直奔三(1)班……第二年教師節我就被評為年度優秀教師了,還領了獎金。我從心底里感謝劉校長,是他捍衛了我的信仰。
后來通過連續三年的自學考試,我終于取得了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專畢業證書。這三年的學習所得給我的信仰披上了一件厚厚的盔甲,我穿著它在語文教育的道路上穿枝拂葉不覺悲傷。我還挑戰了自己,考上了海城鎮第五小學,實現了農村進城的夢想。五校的校長是女的,比我大10歲,姓葉。葉校長也讓我帶畢業班,我和數學黎老師、英語劉老師強強聯手,在小升初的監測中拼了個全鎮綜合評價第一。葉校長雙手捧著獎牌在東門頭大街上走了一趟,她想告訴大家:五校雖是老區學校,硬件不好,但教育質量好,你們不用擠破頭皮去找中心校讀。不久葉校長就向上級領導爭取了個“縣優秀教師”的名額給我。再后來,她把“汕尾市中小學教師競聘面試考官”的推薦表放在了我的面前說:“我覺得你比我更適合做考官……”于是2016年11月9日我成了一名招聘新教師的面試考官。感謝葉校長,她讓我手持信仰的燈盞繼續奔跑在教育的康莊大道上。
2016年9月我在“汕尾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的召喚下來到了海城鎮中心小學,因為這里是全市的教育基地。我申報了市課題《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今年立項成功,并成了市重點課題。開題報告會上黃校長的一番話讓我們歡欣鼓舞:“課題研究是汕尾教育頭上的一片藍天,你們大膽放手去干,所有的經費我來想辦法……”話音剛落,會場上掌聲雷動。會后我除了課堂實踐,還要寫論文,寫總結,反思研討,到外地觀摩學習……整天忙得不亦樂乎,導致錯過了網上申報打印繼續教育證書的最后期限。“黃校長,我2019年就要申報小副高職稱了,沒有2016年的繼續教育證書,怎么辦?怎么辦……”放學12點多我跑到校長辦公室哭訴。“別急,肯定有辦法的,我打電話問問人社的肖股長……”黃校長放下手中的一碗菜茶說。“肖股長,我們學校的王映紅老師……她是我們的教學骨干……能不能……”校長邊問邊記。“好了,王老師,明年申報職稱時我和你一起找人社說明,安心教學……”說完還留我一起吃菜茶呢。感謝黃校長,是他讓我得以高舉信仰的大旗繼續大踏步前進!前前進!
我的信仰與我的校長
我的信仰與我的校長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汕尾傳媒網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ssgyh.cn/portal/article/index/id/24356/cid/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