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愛的班主任
海豐縣鵝埠鎮中心小學 彭媚
人類進入的21世紀,科技發展迅猛,競爭日益激烈,時代需要充滿自信品質的人才。為此,教師肩負著艱巨而神圣的使命。在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做到關愛學生,給學生以微笑,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尊重。我心中時常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人們常把師愛比喻為母愛,教師應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一、把關愛送給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時與學生不僅有知識的交流,還有情感的交流。心理學研究發現,要使學生接受教育,教師必須要與學生建立“同體觀”,即在學生看來,教師與自己是出于同一立場,是為他們好,是愛他們的。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我們要關愛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里如我班的劉雪芬同學,她2018年3月去惠州中心醫院做了耳朵瘺管手術,做完手術幾天后,她與我微信視頻聊天,我看見她耳朵兩邊包著大紗布,心疼地勸她好好養病。她看見我第一句話就說:“老師,我快兩個星期沒去學校了,學習要跟不上了。”我看著她那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我的眼眶濕潤了。她在家休息時,我帶著班里的同學去看望她,并利用時間去她家里幫她輔導,我還經常通過微信視頻教學去輔導她。回到學校上課,我利用課余時間幫她補課,看見她的成績并沒有因為做手術而耽誤,我倍感欣慰。這學期我班的李文俊同學的姐姐患了重病,家庭也很困難,他的鄉村里紛紛捐錢,獻出愛心,我班的家長得知這一情況,紛紛讓孩子獻出愛心,第六周我們正學習了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本組教材就是以“真情”為主題安排教學內容。課文的任務雖然身份不同,但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六二班的孩子們也有一顆顆善良的心,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人間真情。在第七周的主題班會我開展了“學會感恩,與愛同行”,李文俊也上臺感謝所有幫助他家的同學們、家長們。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知識才會變得豐滿、深刻,也讓孩子們懂得幸福他人,快樂自己,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師、同學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只要我們把無限的關愛之心投到學生身上去,愛他們,了解他們,發現他們,相信他們,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閃耀出光芒。
二、熱情鼓勵,激發后進生的上進心
鼓勵的火種,能點燃生命之火;鼓勵的話語能撞擊出自信的火花。老師的每一次肯定,都可以強化學生自信、自尊、自愛的信念,促進自我發展。從六歲到十二歲的小學生,是處在兒童向少年過渡的階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作為教師,要善于從后進生身上了解他們的志趣和個性特征,觀察發現他們潛在的閃光點,作為教育轉化他們的突破口和推動其前進的動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總對后進生有所“偏愛”:課堂上能夠舉手發言就加以鼓勵;學習有進步的就給予贊許;行動上做點好事的就進行表揚;我也會安排后進生當班干部,如勞動委員、體育委員等,讓后進生品嘗到受贊、表揚的歡樂。
有這樣一個學生,由于家長缺乏正確的管教,他經常要打罵其他同學,還欺負低年級的學生,常常給老師和家長找上門,為了改正的缺點,我也是想盡辦法,說道理等,也不見效果。有一次,他在掃衛生區,我發現他特別認真,滿頭大汗的,一些與他同組的學生,要么躲到樹蔭下掃,要么幾個圍在一起聊天,在班上,我特意在全班表揚他,讓他當勞動委員,負責檢查衛生,并把他認真掃地的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們都為他點贊、表揚他。于是他慢慢地改正了自己的不良行為,在班上更加熱情地為集體做事,每個星期我班都獲得“流動紅旗”,他用實際行為證明自己走上了進步的道路。
三、尊重學生,讓學生快樂成長
尊重學生人格,如果傷了自尊,學生可能會產生自卑會感到恥辱,以至于喪失自信心。學生沒有了自信心,道德成長和學業發展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我們要表現出慈愛、有興趣和接納。對問題學生,甚至是令我們難堪或者是不尊重我們的學生,也應該表現出慈愛或者是和顏悅色,也要對他們表現出興趣,因為他們是孩子,即使他不會尊重你,作為教師也應該用你對他的尊重去教會他尊重別人,這才是為人師表,才是真正的教育。
要把學生放在首位,只有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自己的威信。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來思考一下問題。學生出現錯誤,班主任不要早下結論,武斷處理,要允許學生說明原委,允許學生思考,允許學生改錯。如果你把尊重學生放在第一位,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尊,班級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五年級第一學期班里發生的一件事使我在這方面的認識更加深刻。有一名學生天天遲到,有一天他又遲到了,我對他說:“你今天不錯,只遲到了五分鐘”。此后,這個孩子就再也不遲到了。在和他們的溝通中,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能體會到你當時的感受”、“看得出你是一個有思想非常有上進心的孩子”。因此,班主任要想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把自尊還給學生。
尊重學生并不是不能批評學生,但要講究地點和環境。我們有時不注意當眾訓斥學生,這樣不僅沒有效果,既弄壞我們自己的情緒,受訓斥的學生可能還在心理恨你。如果老師等下課后再和學生單獨交談,其效果一定會好得多。我想,如果學生犯了錯,要讓其改變,最好的辦法是單獨溝通。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所面對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的孩子呢?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仁慈。它能溫暖滋潤學生的心田,開啟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接受所有的學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注意時時處處在細節中體現出公正的意識。在工作中,我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該把關愛、鼓勵和尊重學生當作師德的核心,按照教師的職業道德嚴格要求自己,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靜心教書,潛心育人,時時刻刻關愛、鼓勵和尊重,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只有我們傾注愛心,鼓勵和尊重他們,祖國的花朵會開得美麗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