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悔
——我的教書生活與感想
文/葉智佳
我的家鄉在汕尾,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
1999年的夏天,我從汕尾師范畢業,畢業那個學期有段小插曲:3月份我加入高考班,高考成績放榜后被一所本科院校錄取,因那年爺爺身患重病,爸爸兄弟不多,我要回家當個幫手、照顧爺爺,故舍淚放棄讀大學,回到了家鄉當了一名人民教師。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眨眼工作將近二十年了。二十年來,我先后在大安鎮石寨學校,大安農場新埔小學,大安鎮磁西小學、陸軍小學四所學校任教。教書生活有歡樂也有淚水,度過了無悔的青春。
師范畢業因參加高考被大學錄取,個人檔案要寄往升學的高校。后來放棄上大學后,自己才到師范取回個人檔案,然后交本地教育局等待分配。上班時間到了,我先應聘到石寨學校任教。教導處黃主任是我初中時的數學老師,因他對我的信任,他讓我上初二兩個班的數學課兼當班主任,他自己擔任初三的數學課。那時我與學生的年紀相差不大,故與學生無話不說,亦師亦友。那時我還住在農村,要到十多公里外的石寨學校上班,三餐在學校的食堂吃,晚上就借住在鎮府一間休息室。
工作兩周后得知被分配到大安農場學校,農場教辦叫我第二學期回農場上班。就這樣在2000年的2月份,到新埔小學任教,在新埔小學任教的四年半時間里,全都教四年級語文兼班主任,還教全校英語兼體育老師,還有少先隊輔導員。后來得知我到本校之前,學校沒開設英語與教體操。每周二下午上課前,全校只有我班舉行勞動。每天下午放學值日,我都看學生值日,后來我搬到大安住,安鳳村的值日生就順路坐我的嘉陵車回家。每學期,我都私自家訪兩次,有的老師等老師集中家訪再去的。可以說,在我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我對新埔小學的愛勝過了一切,也許那時我正青春,把自己的青春熱血揮灑在這片土地。我永遠忘不了那些日子啊!
2004年的秋天,我調回大安鎮磁西小學任教,2005年的秋天調到本鎮陸軍小學工作,任教導處副主任至今。可以說,在小學教育教學生涯中,我只有音樂沒教過,因為學校沒有術科專業教師,我們只能兼著。
工作將近二十年來,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團結同事,愛生如子,以校為家。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幫學校其它部門做好工作,到了評優秀時我卻把名額讓給別的領導、老師。通過我的努力,每年的教育教學成績優良,受到上級領導與群眾的好評。
畢業后,我刻苦自學,通過自考與成人高考取得專科和本科學歷。我熱愛文學,先后加入了汕尾市詩歌學會和汕尾市作家協會等,詩歌和散文發表在省內報刊雜志和全國幾十個公眾平臺。學業和愛好一路走來,有快樂也有辛酸。
我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我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們教育我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教育我要刻苦讀書,長大后為祖國為家鄉做貢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二十年來,我把所學的知識和怎樣做人的道理教育給學生,個人卻把名與利看得很淡很淡。現在很多學生雖已大學畢業走上社會,但心懷感恩,與我一直保持著聯系。
人生有幾個二十年,回首剛畢業從教的時刻,好像就在昨天。如果人生能夠重來,我還要讀汕師,我要把您教給我的全部奉獻給汕尾(家鄉)的教育事業,把家鄉的小樹苗培養成參天大樹,成為祖國的棟梁。
當時光再過二十年,到了我即將退休的年齡,我會帶孩子回我的母校與工作過的學校,并自豪地對孩子說:“這輩子爸爸無愧于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無愧于榮獲‘汕尾市杰出的人民教師’光榮稱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母校汕師的警句(陶行知名言)激勵我繼續向前進。
我愛家鄉汕尾,我愛家鄉汕尾的教育事業!值此向奮戰在汕尾教育一線的教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愿汕尾的教育越來越美好!
青春無悔!
青春無悔
青春無悔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汕尾傳媒網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ssgyh.cn/portal/article/index/id/2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