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長培訓記事
海豐縣赤石鎮中心幼兒園
陳志亮
揚帆,我再出發(一)
夏天的海城鎮三中會議室外,任性灑著些許過分的陽光,一點都不懂得體恤園長培訓班同學們的感受,似乎為了這次學習添加了熱度,附贈送培訓"重難點",但是依然讓我體驗幼兒園園長專業素養培訓的必要性,尤其是如我們在一紙文件,半途轉車,靜候乘務員“補票”的,更有“重塑”的意義。幾天的頭腦風暴,從韓山師范的劉幼玲老師的學前教育政策的解讀,到劉軍老師的幼兒園本土課程的挖掘與利用,創客教育,蔣慧老師的學前教育的評價與反思,學員觀摩名師活動的交流發言,甚至于惠來媳婦鐘園長的基于多名"男"性的震撼與驚訝!都一一讓我認識到每個行業有自己特點,專業知識,認識到成為一名合格幼兒園園長的不易,不僅僅需要"合格證",更需要一顆"心",一顆八面玲瓏的"心",一顆堅定的"心",一顆不忘跨界上車的“初心”。工作上要按章辦事;老師、幼兒、家長都要你妥妥的打點;讓"游戲成為幼兒基本活動”、"自主游戲"、"生活即課程"等等專家話語,如雷貫耳啊!"綱要"、"標準”、“指南”、"去小學化"、“如何創辦幼兒園”成了這幾天的熱詞。辦好幼兒園,需要領航者,需要園長的專業知識,需要擔當,做出特色,摒棄功利。"蹲下來與孩子說話"、"讓孩子們在幼兒園無憂無慮成長吧!”
期待下一階段的“修煉”,我已揚帆再出發!
奔跑吧!園長(二)
又是海城三中會議室,抱著為填幼教專業知識短板,繼續充電,也攜著“學佬話、學到老”的沖勁,我早早(比約定8點30分)從60公里外的家,提前趕到約定地點,重逢了許多男女伙伴們,來不及寒暄,就聽到新助訓工作人員的隆重介紹韓山師院陳洵老師的簡歷,讓我驚喜的是,她竟是位心理學方面的專家,聽說對“人”的心理頗有研究,能善解人意!希望能窺探當前頗難解的“抑郁癥”,為廣大的幼教人開啟一扇陽光心靈之窗。陳洵老師以她嫻熟,充滿知識人的儒雅,濃濃的潮汕口音,不乏生動地為我們這群未具相關資格而走上或正在踏上幼兒園園長崗位的同學們,從如何“扮演”一位合格的園長,到園長角色的定位,采用了大量的典型案例,與學員們分享了幼教人的幸福如何獲取,多次與學員互動,也從心理學的角度,教導如何讓園長與他的同事們從“淡定”,走向“寧靜”而致遠的努力,從心理情感方面升華,而“幸福滿滿”,同時讓園長及辦園方從人文環境、工作環境、生活待遇,讓幼教人不斷提高職業自豪感,陳洵老師提出了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參與、投入,讓“難受”變為“享受”的觀點,對我們很是教育。改變“心態”,“心態”是種競爭力;“心態”對我們來說它很重要,可以影響人的命運,對我這個不小心跨進幼教行業的中年人來說,可以提升自己的職業領悟,完善人生規劃。
一天的課程下來,我盡了很大的努力,端坐于一排一座,不敢懈怠,讓我這個從未踏足大學學堂的所謂“大專生”,認真聽講,積極參與活動,享受、收獲了一次“天之驕子”的禮遇。
“同學們”,讓“心態”年輕、積極、健康、向上。帶上幼兒,奔跑吧!
一顆不變從教心(三)
捧著從初一吃素到十五的誠心,不洗風塵,我和一位老同學如約按時趕到培訓的"圣地"海城三中,卻意外了!因為會議室里空無一人!是不是我們老矣!穿越了時空,整錯了位置?
是的,我們這群“意外”的園長的專業知識是我們的短板,我們不懼長時間封閉性頭腦風暴,就是只想渴望惡補一下"貧瘠"之處,為了對得起我!對得起我所從事的工作!對得起30年來不改的初心! 時光流趟著,總算進來了一個,二個,三個…我們的掌聲響起來了,終于教授開講了。幾個頗具寬度的身影端坐于前列,支撐著培訓助理溫小姐姐的勸導,也緩解一下"可能只有三幾個人聽課"的小小尷尬。
言歸正傳!
首先,彭桂教授為我們作了《3-6周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詳細解讀,為我們舉了許多典型的案例:賽格爾的雙生子爬樓梯實驗、印度“狼孩”、“二戰關島”日本兵等事件,從社會心理學的科學角度,支持了國家教育部關于“去小學化”的理論依據,明確《指南》在幼兒園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幼兒園工作的靈魂“為孩子的一生發展打好基礎”。讓孩子們在幼兒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寫字、學拼音、教英語,提前起跑,不是我們幼兒園的選項。
其次,東莞的周書源園長,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無編公立幼兒園打造出品牌效應的成功之路,對我們的鄉鎮中心幼兒園更有借鑒的意義。她生動列舉幼兒園的成長,為我們創設名牌,辦特色幼兒園進行詳細的闡述。她的堅持、堅定、堅守,不跟風;特色的常禮教育,誦讀經典,文化為本,驗明是辦“一流幼兒園”的秘籍。
又是短短的幾天一期學習,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期待這些收獲能在幼兒園工作中開花結果,造福于一方水土、一方小朋友!默默守候,靜待花開。
努力吧、前行(四)
小雪后的海城依然有些熱氣,燥熱的天氣難舍難離,糾纏不清,還是灑著熱情的陽光,依舊沒有體恤女園長們堅持了4期的奔波辛勞。盡管培訓地點換成了“兆凱賓館”,仍然有如饑似渴的感覺。又是知識、技能密集瘋炸:聆聽資深幼教保健醫生劉瀾波的幼兒園疾病預防工作知識講座,認識幼兒園疾病預防工作的五“早”: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她用30年幼兒園保健醫生的工作經歷,讓我有了一份信心,有了如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招數,還有從典型案例中,明白了晨檢的方法、流程,如何處理與家長相關的幼兒衛生保健技巧,長了見識;風趣的劉英琦老師硬把“堂客”滲入的幼兒園科研和游戲課程開發,告訴園長們如何在幼兒園開展科學研究,發現園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園本教研應該做些什么,如何做,有了明晰的認識。他接地氣的談話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啟發良多;廖燕芳主任的‘幼兒園事故處理與法律責任’,她以豐富的幼兒園法律實踐與典型案例都讓與會學員繃緊了神經,都深感責任重大,實在“承擔”不起賠償責任,是園長們始終放不下的那顆“心”。她那腔正字圓的廣東話,仿佛讓我們成了非廣東人,難忘!李春梅副教授的健康教育活動課程與我幼兒園正在開展的戶外體能訓練活動,不謀而合,為我幼兒園積極實踐戶外體育活動要求,進行體能訓練做了最佳詮釋。
細節決定成敗!(廖主任語、說了三遍)教育要擔當,辦園要特色,這是我這期學習的感悟吧,很期待又一階段跟崗“實戰”, 努力吧,前行,我將繼續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