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
海豐縣彭湃中學 曾信端
海豐縣彭湃中學面向全縣在崗教師招聘初中教師的消息,成為了全縣教師的茶余飯后,在校園里的每個角落都在談論這個話題,使得這個夏天格外燥熱。我的心也為此躁動不安……
同事見到我問:“曾老師你報名了沒有?彭中適合你!”
城里的老師說:“城里的書沒那么好教,工作量大,壓力更大!”
老婆對我說:“你在哪都一樣拼命,還是上來吧,離家近一點!”
新教育研習社周社長對我說:“你留在陶河中學,可以繼續帶動鄉村教育,探尋鄉村教育之路。你考上彭湃中學你可以更好的推動“經典素讀”,帶動全縣傳統文化教育。
我想:在陶河中學工作了二十年,教育生涯的上半世已經交給了母校,這些年來,也算盡力在推動學校的教育教學,最初感覺學校校園文化比較缺乏,就自愿自費布置學校語文專欄、學校榮譽欄、活動專欄。接著又以語文學科教研組長的身份策劃組織全校的“為美化校園獻一言”、“朗誦比賽”、“書法比賽”、“作文比賽”……豐富學校的第二課堂。后來又組織老師成立“新竹教育工作室”帶領同事們進行課題研究,帶動學校的教研氛圍,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出校刊、建書吧,推動師生讀與寫……想想也算無愧于心。
兩年前,我接觸到了全國著名教師陳琴老師的“經典素讀課程”,經過兩年的學習與嘗試,深切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我想,如果能夠在彭湃中學這樣的平臺,那影響肯定會更大,惠及的人就會更多。周老師曾跟我說過,我們都已經四十出頭的人了,趁現在還有點氣力,能為海豐、汕尾的教育做點事,那就無怨無悔了。
于是,我決定了參加彭湃中學招聘考試。
當我拿著報名表讓黃校長簽意見時,他懇切地說:“能不能不走……”。此時,我深感愧疚!雖然和黃校相處的時間只有半個多學期,但他對我十分的器重,而今卻離他而去。
我報考的消息很快傳開了,學生家長在微信里說:“老師,不知道用方法挽留你,感恩我的孩子能遇見您……”
學生們含著眼淚對我說:“老師別走,別拋下我們……”。我用發抖聲音對他們說:“離別是為了更美好的相聚,老師在彭中等你們!”
7月份,結果出來了,我被聘彭湃中學的老師了。報到,上班,一切都得從頭再來。
有人對我說:“你不是從頭再來,是從中間再來。”
也有人對我說:“你還想干什么?你已經是高級職稱了!”
還有人說:“工資少一千多元,工作量多了幾倍多,你想要什么?”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為我何求。”是的,人到四十歲以上,本應追求穩定,在這次報考中,高級職稱報名的只有我一人,如果要問為什么?我只能說,堅守二十年的農村教育是為了夢想,如今離開也是為了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