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亮汕尾的未來
陸豐市南塘鎮南安小學----蔡俊堞
汕尾市位于廣東省南部沿海,是座海濱城市。這里有山清水秀五彩繽紛的自然景觀,也有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這里是潮汕文化、閩南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匯地,文化多元而交融。是“中國文化藝術之鄉”。
汕尾雖然文化底蘊豐富,也是中國經濟大省----廣東省的沿海城市,但是近幾十年來經濟發展卻較為緩慢。經濟的緩慢發展制約了教育進步的步伐。所以一直以來汕尾的教育給人的印象是較為落后,也正因如此,城市經濟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乃至文化的傳播互相影響制約。隨著近些年來國家和市領導越來越重視教育,加大教育的資金投入和教師隊伍的建設,這使得我們的教育在不斷地成長和進步。教學成就也取得不俗的成績。
曾幾何時,我們的教師還拿著粉筆在黑板寫著板書,學生坐在簡陋的教室里聽課。而如今不過幾年過去,很多農村學校都擁有了嶄新的教學樓。而且還配套了各種功能室和現代化教學設備。這猶如給我們的邊遠農村地區的教育吹來了一陣暖和的春風,給我們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提供了物質支持。也給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近年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于我們的科學課。
我是小學的一名“科學”課的老師。我深刻體會到現在與過去教學環境的變化。之前的課堂只有教師和課本,所以唯能教師認真講授,學生在下面聽。課文中的很多活動由于環境的限制都無法開展,只能靠我們教師去一步步引導學生去理解。但是理論始終還是那么抽象,甚至可以說虛無縹緲,此時課堂就難免變得枯燥,一節課下來教師汗流浹背,學生卻很難有所收獲。轉眼現在,教室多媒體教學平臺走近教室,我們教學過程中很多用言語難于表達的事物,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用不同的形式去展示、剖析。形象的事物加上精簡的言語就能把很多問題解決掉。
科學課中難免要帶領學生做活動,需要我們的孩子動手去實踐,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而不是之前的“唯理論學習”。現在學校有了“科學實驗室”,我們有了讓孩子去實踐探索的資本。孩子們可以去種番茄、識花草、探測“風的形成”、了解使用各種工具等等。孩子們在開展活動時的歡聲笑語和親手實踐學到的知識是以前的教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
顯然,并不是只有科學課在改變,我們教育的各個方面都在積極地發展,如校園足球的推廣、教師隊伍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提升教學能力,各種教育體制的完善。都在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景象。教育質量的提高意味著我們能培養出更好的人才,這些人在未來一定給我們的汕尾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給我們的人民一個光明的未來。
由此我們應齊心協力辦好我們的教育,我想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型人才。只要我們一起加把勁,我想信我們的教育能點亮汕尾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