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教書育人
習總書記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講話提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句話是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前提下提出的。民族的復興,經(jīng)濟是基礎,而教育是經(jīng)濟的翅膀。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生在汕尾,工作在汕尾,我覺得,教書育人,為汕尾的教育貢獻一份力量,這便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堅守初心,為理想不懈努力
有人說:“我們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我們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那座山是什么呢?那座山便是我們心中的理想。”假如問我的理想是什么,那么我將會回答——我曾經(jīng)的理想是當一名人民教師,而我現(xiàn)在的理想就是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樹立理想,并為之奮斗,我們才能開創(chuàng)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所以,我們應該懷著崇高的理想,為“教書育人”這一神圣的使命而奮斗。
我們要把學生裝在心里,時刻關注著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當他們困惑時,為他們解疑答惑;當他們氣餒時,給他們加油打氣;當他們迷茫時,給他們指點方向……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去培育學生,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愛人,教會他們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愛自己。
我們要把愛帶給每位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因為學生的成長是教師最大的幸福。而且教師不應該因為個人的好惡或學生的優(yōu)劣而影響自己對學生的熱愛。“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發(fā)光點,每個學生都是天使”,教師應該平等,民主地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打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們應該始終堅守自己的陣地。面對花花世界,我們要經(jīng)得起各種各樣的考驗,我們應該保持一顆寧靜且淡泊的心,拒絕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我們要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考驗,守得住清平、堅持住平凡。真正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我相信,教師的工作雖然平凡,但蘊含著偉大;雖然辛苦,但潛存著快樂。
所以我們都應該堅守初心,為理想不懈努力!
教書育人,為汕尾發(fā)展做貢獻
某節(jié)目導演曾在其博客里寫道:“不是因為做節(jié)目,我還不知道在廣東還有汕尾這么個地方……估計在全國范圍內像我這樣只知其‘頭’不知其‘尾’的也大有人在。(汕尾)盡管沿海盡管被稱為城市,但怎么看怎么不像廣東的地盤,其經(jīng)濟發(fā)展的水平比起珠三角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我們生在汕尾,很清楚地認識到汕尾經(jīng)濟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落后,在過去的幾十年,汕尾非但無法吸納更多外來資本,汕尾自身的人才也在不斷流失。而且在本地高素質人才匱乏的同時,汕尾人又大量外遷,導致了汕尾的經(jīng)濟始終發(fā)展不起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個地區(qū)的發(fā)展離不開各行各業(yè)的人的努力,更離不開教育。“科教興國”、“教育興邦”,今天,幾乎人人都將教育視為一種生產(chǎn)性的投資。如果汕尾的教育不發(fā)展,人口的素質就會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會跟不上時代腳步。
所以,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和思想,才能培養(yǎng)新型的人才,以適應新時代的特點和需要,把人才送往社會,才可能推動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我們作為汕尾的一份子, 應該為汕尾的發(fā)展做貢獻;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更應該為汕尾的教育發(fā)展做貢獻。
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行業(yè),就應該堅持自己的選擇,就應該本著一顆純真的心堅持下去。我們應該堅守崗位,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yè)服務,努力教好每一位學生。哪怕只有三尺講臺,只有一支粉筆,只有一本教科書,我們都應該盡心盡責地做好本分工作,為祖國的未來播撒知識與希望的種子,為汕尾的未來建設輸送人才。
展望未來,砥礪前行
我們的肩上擔當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和責任。我們應該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成為讓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人民教師。這不就是我們最該做的事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形象。”這是全社會對教師的高度贊譽。享有這樣光榮而偉大的稱號,我很榮幸,也很自豪。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我沒有愧對這職業(yè)的神圣與偉大。我也深深地愛著我的事業(yè)。
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
學生們天真而又燦爛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笑臉;
學生和家長所說的“您是一位好老師,”是給我們的最高的榮譽;
我想做一縷陽光,溫暖學生的同時,也照亮自己!
我想化作一場春雨,滋潤大地的同時,自己也可以一路歡歌笑語!
我愿成為一棵大樹,與他們一起向陽而生,努力成長!
今天的汕尾,正以雨后春筍般的姿態(tài)蓬勃發(fā)展,我們作為汕尾的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應該為開創(chuàng)汕尾的教育新局面盡一份力量。
愿所有的教師們,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