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汕尾教育
汕尾市是1988年成立的地市級,位于廣東省東南部,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優越,水利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教育文化相對落后。近年來我市教育事業取得了明顯地成效,全市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歲月在指尖流走,青春在不覺中逝去,轉眼間那個在2014年7月畢業,同年九月就踏上教師崗位的小姑娘,如今扎根在農村小學已經第五個年頭年了。這幾年來方方面面都發生了或大或小的改變,但沒變的就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每天七情兼備的班主任工作的熱情,對那三尺講臺的眷戀,還有對小時候教師夢的執著追求。
回家鄉執教,堅守兒時的夢想
四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我把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剛上班的時候,按“從哪來回哪去的原則”我被分配回我們自己家鄉的小學,那是個規模較小的農村學校。師生較少,但是班級不少,所以分配下來,每位老師都十幾節二十節課每周,由于是學校唯一的英語老師,我擔任了學校三至六年級的英語課程,和六年級的數學課以及班主任工作。繁重的教學任務讓我身心疲憊,每天除了上課,備課,改作業,還要熬夜寫教案。很快身體就吃不消,不到半學期就得了咽喉炎,一講課就咳嗽,后來因咽喉炎引起了淋巴結腫大,喝了一年多的中藥。沉重的教學任務,簡陋的教學條件,那段時間里我迷茫了,也動搖了。可是當我看見教室里孩子們等待我的身影,看見孩子們指甲帶著泥還握著筆的小手,看見孩子們臟臟的小臉上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明亮眼睛,聽著孩子們圍著我唱:夏天來了,我在想,想變作一朵小雪花,鑲嵌在老師炎熱的窗上,或是化作清涼的甘泉滋潤她干澀的喉嗓……。心一沉,不走了,“既來之,則安之。”就在這生根發芽,讓孩子們帶著我的夢想開花長大。
后來,漸漸地我發現學校和學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學生的牽掛讓我帶病上課,對學生的牽掛讓我即使外出學習,也產生立即跟他們分享新知識的沖動。我不知道多少次第一個踏進校園,也不知道多少次與夕陽為伴。最后我終于得到了學校的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學生家長和孩子們的信任與愛戴。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奉獻的快樂。
用汗水贏得掌聲,不用淚水博取同情
畢業的第二年就接手了當時的畢業班的英語和數學,因為是新老師,教學經驗有限,帶的第一屆畢業班升中考成績不是很理想。2015年的暑假,幾乎都在自責和反思,想過無數自我安慰的理由,也找了千萬個自我逃避的借口。后來轉念一想,我的教學生涯才剛開始,不能因為這點挫折就陷入無止盡的埋怨和自責。或許我該把心思放在下一屆的學生身上,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于是,我的心變得堅定了,生命之所以神奇,就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以后會遇見什么。終于在2017年鎮里的數學競賽,我們班由往年的倒數奪得了前三; 2018年英語習思競賽初賽我帶領的學生取得了全鎮第一的成績。挫折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也許是在為我的人生旅途錦上添花吧。忽然間透徹了,我知道了,沒有人天生就是完美,更沒有事事都盡如人意,未來還長遠,我需要把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優秀。那時特別喜歡一句話:在每一絲曙光破曉之前一定是快要窒息的漫長黑夜;在每一次榮光到來之前一定有太多狼狽的時刻被看不起的日子;在每一陣掌聲到來之前,總有太多唏噓太多冷眼;在每一個山頂峰巔,總有貝殼;每一片浩瀚的滄海,都是過去的桑田。
師愛無痕,育桃李滿園
2014年接手當時的五年級,這些孩子真好,可愛、質樸、純真。可是一說學習,特別背數學公式和英語單詞。最好的學生就能大概的背出來,但是只停留在死記硬背上,對內容還不能完全吃透。我知道這些孩子生活環境的閉塞和課外練習的匱乏,是導致他們的基礎較差的主要原因。在一次參加東莞南城某小學舉辦的教學觀摩活動中,看見城里孩子課堂上出色的表現和活躍地參與課堂活動時,我的心中一陣酸楚,同樣都是學生,為什么我們農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差距這么大?我要為我的學生們做點什么,讓他們和城里孩子一樣呢?從那時起我就有個小小的心愿,送孩子們練習冊和學習的相關書籍,平時課堂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
在這些孩子畢業的時候,紛紛寫信對我說:老師感謝您不但教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一個難忘的小學兩年,還讓我們知道人無論遇見什么困難的事情都要昂頭向前走,我們也永遠記得你說的話:做人要像向日葵一樣每天面對太陽綻放笑臉,做一個有理想,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人的生命,就似海水奔流,不管發生了什么,都不能忘記理想,不能放棄努力,生活就是五味雜陳,只有堅持到最后的人才能領略更多的美好。在任教的四年里兩次被評為鎮里的優秀教師,但我知道我還得更努力。回頭看著這五年以來的征程,多少辛酸苦辣涌上心頭,感受到自己真是在甘苦中升華。
冰心曾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實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我無悔把青春消耗在三尺講臺上,我愛教育事業,我愿用愛陪伴孩子們風雨兼程,收獲一路風景。
陸豐市河東鎮后陂小學
賴麗麗
20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