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街的成功打造,為海豐帶來五大效應,即城市形象的提升效應、紅色信仰的倍增效應、旅游經濟的乘法效應、海豐文化自信的疊加效應、創文創衛的示范效應
“我有20多年沒來過這里了,今天再次一見,沒想到變化這么大,我感到振奮和激動!”聽聞海豐縣紅宮紅場及周邊發生了巨大變化,家住汕尾市海豐縣城東鎮的陳奶奶不顧病痛,強烈要求家人帶她去走走看看。在家人的陪伴下,她坐著輪椅重訪紅宮紅場,當看到眼前全新的紅色文化的主題街景時,她感嘆不已:紅宮紅場不再是被淹沒在鬧市街中的孤景,因為這條街已變成全新景點—— 紅色文化街。
汕尾是一個承載著紅色記憶的革命老區,革命遺址核定615處,在廣東全省地市中居首。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海豐紅宮紅場,這里誕生了我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海豐也被譽為“東方小莫斯科”。
近年來,海豐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致力擦亮紅色文化名片,通過升級改造紅宮紅場,打造紅色文化街,重新喚起了海豐人民心中的紅色記憶,更讓這座“東方紅城”廣為人知。
全國獨一無二的紅色文化街
走在海豐街頭,強烈的“紅色”風景就撲面而來——紅旗、紅墻、黃柱等紅黃相間的建筑主體色調,黨旗等街頭雕塑,還有建筑頂端“彭湃故里·東方紅城”“彭湃故里——中國首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奔向海陸豐”等紅色大字,讓人仿佛置身那個激情的革命年代。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宣傳標語,也完全融入紅色街景,達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走進紅宮紅場,猶如走進昨天的崢嶸歲月。紅場內園林清幽靜謐,場內正中央有一座彭湃同志的雕像,身姿挺拔,眉眼堅毅。“浴血奮戰”等幾組大型雕塑塑造了彭湃領導海陸豐三次農民武裝起義可歌可泣的戰斗形象。
世界上有兩個紅場,一個存在于莫斯科,另一個便在廣東汕尾海豐縣。紅場面積不大卻內涵豐富,一眼望去,氣勢恢宏的紅色建筑,正如那一段轟轟烈烈的革命歷史,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解說員熱情地向來訪游客介紹革命歷史,來自本地及外地的游客扶老攜幼,一起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自2015年海豐縣啟動創建國家4A級景區以來,當地政府高度重視海豐紅宮紅場舊址·彭湃烈士故居國家4A級景區創建工作。今年,該縣投入4000多萬元,在紅宮紅場舊址周邊大力強化和打造紅色主題街區、紅色主題街景、海陸豐農民運動主題雕塑等紅色旅游主題建設。經過一番打造,海豐紅色旅游景區主題更鮮明、特點更突出、氛圍更濃烈。今年4月,海豐紅宮紅場舊址·彭湃烈士故居紅色旅游景區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今年5月,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參觀紅宮紅場舊址時指出:“汕尾是承載著紅色記憶的革命老區,一定要保護好開發好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光榮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在新時代干出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一條街復興一座城
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后,海豐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進紅色遺址的保護、利用和傳承,致力擦亮紅色文化名片,做好紅色文化大文章。
“為了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更為了讓后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縣委、縣政府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海豐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余德聰說,大約半年前海豐開始重新升級打造紅色文化街,升級改造的核心就是實施鑄魂工程,豐富革命內涵。
紅宮紅場升級改造工程,專門邀請著名雕塑家梁明誠及其學生鄭宜波的團隊,創作了“勝利會師”“浴血奮戰”“氣壯山河”等三座大型雕塑群和周恩來、葉挺、賀龍、徐向前、聶榮臻等10位到過海豐的革命名人塑像,鮮活地再現海陸豐蘇維埃時期的光輝歷史。據了解,近年來海豐堅持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進行全面裝修升級。
經過半年多來的一番裝飾和打造,紅色文化街以嶄新的面貌喜迎四方游客,彰顯了海豐“東方紅城”的魅力。如今,前來旅游觀光和接受紅色教育的游客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尤其今年7月期間,每天的游客量是以往的數倍。特別是7月1日至2日,共接待游客4萬多人次、旅行團多達80個,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幾十年來,從未有過如此火爆熱烈的場面。”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解說員羅曉梅介紹說,得益于紅色文化街的成功打造,前來參觀游覽的人流量數倍激增,海內外游客熙熙攘攘,每天的游客量是以前的好幾倍。
另一方面,紅色文化街上游客數量的持續增加,帶旺周邊商業市場持續火爆,蓮花茶葉、虎噉金針、野生蜂蜜、豬油糖、手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等具有海豐特色的產品成了游人炙手可熱的手信。隨之,縣城酒店的入住率、餐館的上座率不斷攀升,紅色文化街的臨街店租也上漲700元到2000元不等,可謂是喜了店家、樂了房東,旅游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
吹響時代的新號角
正如余德聰概括所說,紅色文化街的成功打造,帶來五大效應,即城市形象的提升效應、紅色信仰的倍增效應、旅游經濟的乘法效應、海豐文化自信的疊加效應、創文創衛的示范效應。
為了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今年7月,海豐縣委宣傳部舉辦首期紅色文化講解員培訓班,15名兼職紅色文化講解員參加,作為紅場最資深講解員的羅曉梅,為新講解員們做了一場培訓。
在崗位上一站就是18年,支撐羅曉梅堅持下去的是彭湃精神,還有傳播紅色文化的事業心。“彭湃精神是樸實而厚重的,僅靠良好的解說本領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把彭湃精神裝進心里,以更加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來干工作,才能算盡責。”羅曉梅心中牢記一句話—決不讓先烈事跡的光輝因自己的解說而褪色。
一條紅色的街,一座紅色的城,正在吹響一個時代的沖鋒號角,卷起一個時代的漫天風云,引領一個時代的紅色風暴,創造一個個非凡奇跡。
《南方》雜志記者 ?施詩
(原載2018年第14期《南方》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