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抗日合作軍駐地舊址正面
抗日合作軍駐地舊址位于汕尾市紅海灣開發區田墘街道一村紅樓。
紅樓原是游克楨等鄉賢于1916年籌建的白沙學堂, 1927年海豐七區蘇維埃黨政機關設于此后,墻壁粉刷成紅色,故稱“紅樓”。 紅樓主址系中西合璧的二層樓房建筑,屋頂硬山頂結構,主體呈四合院布局,女兒墻、走廊、欄桿等是仿羅馬式造型布設,建筑藝術價值極高。1928年初,海豐七區蘇維埃黨政機關轉移時,在墻壁寫有多條標語。
1941年3月,日軍攻陷海陸豐沿海,駐扎于捷勝、竹園、徑口、馬宮等沿海重要地段與圩鎮。原是惠陽縣國民黨民團排長的陳鐵,乘日軍侵犯廣東沿海前夕的混亂局面,攜帶30人槍前來龜齡島入伙為匪,魚肉百姓。其時,被民眾稱為合作軍的,肩章有“合作”兩字的國防軍第七戰區65軍158師472團駐扎在陸豐縣城。9月19日,應民眾剿匪的要求,在中共地下黨的協助下,472團營長朱金銘率300余名勇士,從陸豐縣城啟程,20日拂曉抵達田墘,接著撲向遮浪,一舉打敗游蕩于田寮村五澳町的海賊,擊斃匪首陳鐵,殲敵40余人,潰散海賊投靠日本軍艦。下午,合作軍返回田墘。
合作軍紀律嚴明,隊伍到達田墘后,為了不擾亂百姓,野營駐扎在郊外,后因大雨,部隊只好分駐紅樓、鎮公所和鹽務所等處,營部設于紅樓。然而,為虎作倀的賣國漢奸,獲得這一軍情,立即向日軍告密。日寇迅速調動沿海所有兵力,傾巢而來,當夜把田墘重重包圍起來。接著,日寇偷襲合作軍營部。朱金銘勇敢率領戰士從樓上往下沖,在敵人密集火力封鎖下,未能如愿以償。合作軍的戰士們毫不退讓,踏著戰友們灑下的血跡,爬屋頂,越檐墻,各自為戰,人自為戰,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終因敵眾我寡,合作軍與日寇激戰一夜,傷亡慘重。是役,合作軍犧牲81人、被俘33人,被俘戰士后來也大部分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