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初的一天深夜,通往海豐縣公平二區南門約(現屬平東鎮南門村委)下磜村的山間小道上,劉春正在急速趕路,他想盡快見到戰友劉藏。
下磜村四周青山環繞,通往村外的僅有一條窄小的山間小路,村中住著10多戶人家,共100多人。劉藏的家在村子東南面,矮小的小瓦房里,微弱的燈火一直亮著,劉藏一點睡意都沒有,他在等待著劉春的到來。
劉藏又名劉茲藏,1924年與好友劉春在日中圩加入農會組織。1925年2月,東征軍克復海陸豐后,農會恢復活動,劉春擔任日中圩農會長,劉藏擔任下磜村農會長,共同的目標,讓"兩劉"不但成了好戰友,還結成了好兄弟。
“兩劉”是公平區農運的得力干將,無論是干什么工作,他們都是步調一致,行動默契。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也撕下了偽裝的嘴臉,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徹底失敗。為了反抗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海陸豐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先后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并在彭湃等同志的親自指導下,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在成立海豐縣蘇維埃政權大會上,劉藏被選為主席團成員。
1928年3月,國民黨重兵圍攻海陸豐,新生的海陸豐蘇維埃政權被迫撤往山區。紅二、四師官兵和當地的赤衛隊員們,為了保衛蘇維埃政權,與敵人重兵進行著一場又一場的戰斗,許許多多革命戰士倒在了血泊中。
1929年6月,最后一批紅二、四師官兵撤出了海陸豐大地。10月初,東江特委按照上級的命令,在東江地區組建紅軍。劉春與劉藏都接到了會議通知,他們本想一同去黃羌朝面山參加成立紅軍49團大會的,出發當天,劉藏的愛人患了急病,劉春只能獨自一人前往了。
劉春不但參加了49團成立大會,還被彭桂團長指定為公平片區的籌糧副隊長,劉藏擔任隊長,共同協助林覃吉同志搞好軍隊的糧草供給工作。
劉春接過沉甸甸的任務后,趁著天黑,連夜翻山越嶺往回趕,他顧不上回家,而是直接到下磜村找劉藏,他要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好兄弟。
微弱的燈下,“兩劉”雙手緊緊握在一起。
從此以后,高潭中洞、陸河激石溪、黃羌朝面山、聯安明月峒、蓮花埔仔峒和平東九龍峒都留下了“兩劉”的足跡和籌糧的身影。
1930年9月,紅軍49團奉命開赴潮普惠大南山,地主民團乘機反撲,劉春在日中圩家中被敵人逮捕,扣押至海城,慘遭毒打后被殺害。
劉藏收到好兄弟被敵人殺害的消息后,立刻組織南門約赤衛隊員,一方面防范敵人再次下鄉殺害革命同志,另一方尋找機會為劉春報仇。
1931年1月的一天中午,民團分子再次深入南門約諸村莊抓捕革命人士,領隊的是董姓民團偽營長,他自持人多槍多,一路上趾高氣昂,目中無人,所到鄉村吆三喝四,隨便打罵群眾,稍有反抗者被誣陷為“共黨分子”被抓捕。
劉春與南門約赤衛隊員10多人,埋伏在通往下磜村的山道旁,只等敵人進村,殺他一個措手不及。
董偽營長一路如入無人之境,威風還沒耍夠,率兵直入下磜村。
擒敵先擒王。當敵人走近赤衛隊埋伏處不遠,10多支粉槍一齊向敵人招呼過去,走在隊伍前面的董偽營長當場斃命,其他民團分子四處逃散。
打死敵人指揮官,劉春知道禍惑大了,回到村子,馬上組織群眾上山躲藏,他與赤衛隊員們依然埋伏在村子四周的山崗上,觀察形勢的發展。
第二天早上,董偽營長夫人率領100多敵兵,如狼似虎地赴向下磜村而來。
敵人進村后,放火燒毀了下磜村所有的房子,熊熊大火映紅了天空,村莊化為了灰燼。
劉藏雙眼迸發出仇恨的淚花,他發誓一定要向敵人討回這筆債。
當天晚上,劉藏帶領赤衛隊員,潛入公平圩,找到正在辦喪事的董偽營長家,一把大火燒得敵人哭爹叫娘。董偽營長夫人恨得咬牙切齒,身披孝衣,帶兵再次深入下磜村。
劉藏正在村中察看被燒毀的房子,萬萬沒有想到,敵人來得這么快。他知道戰友們埋伏在村子的左側山坡上,如果他向戰友們靠攏,所受到的損失更大。他咬咬牙向右側山嶺跑去,董偽營長夫人看到有人逃跑,急令全體追擊,并鼓勵兵士,誰能抓到“共匪”賞銀10兩。敵人向劉藏拼命追擊,子彈在他身邊“嗖嗖”飛舞。前面是一道深山溝,后面又是敵人的追兵,無路可逃的劉藏正準備跳下山溝時,子彈擊中了他的雙腿,他不由自地跪在了地上。兇殘的敵人迫近劉藏,怕他反抗,幾個兵土同時用槍托向他的身上猛砸。劉藏肋骨被砸斷,被敵人五花大綁,押回敵軍駐地。
幾天后,遭受非人折磨的劉藏被殺害在海城五坡嶺亂葬崗上,犧牲時年僅36歲,其親人花了幾個銅錢,才從山溝中找到尸體,然后請人運回家鄉安葬。
解放后,劉藏被人民政府認定為革命烈士,其孫子劉水源于1969年1月踏著前輩的足跡應征入伍,成為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
?
作者:戴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