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傳媒網7月14日電(通訊員 黃詩雨)廣東醫科大學七里香三下鄉志愿服務隊于7月7日前往汕尾市博物館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有兩個展覽,分別為以“海的饋贈”“土的藝術”“雕琢萬象”“繪作神韻”“非遺文劍”五個部分組成的非遺精粹展和從先秦時期到明清時期的外銷藝術品展。旨在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下午,志愿服務隊成員開展“你我共講普通話”調研活動。在市民積極熱心的配合下,調研工作完滿結束。
圖為志愿隊成員協助群眾填寫關于普通話的普及情況的問卷。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張晨 攝
圖為志愿隊成員向群眾調查普通話普及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胡雨菲 攝
圖為志愿隊成員了解制陶工藝流程。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陳心怡 攝
圖為志愿隊成員觀看海陸豐稀有劇種臉譜,臉譜生動形象,魅力迷人,被譽為“藝術中的藝術”。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陳心怡 攝
圖為志愿隊成員學習陸豐金屬雕,體會到工匠手藝精湛,記憶高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陳心怡 攝
圖為志愿隊成員觀看海豐紙扎麒麟獅,麒麟獅昂首挺胸,像一名士兵守護著汕尾市博物館。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陳心怡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