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車領域,純電動越來越有成為主流的趨勢,但混動技術也在加速創新,一些全新的混動技術仍試圖證明自己能直面市場挑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智能化混動
更平順更有駕趣
混合動力總成同樣可以接受智能化的加持。混動系統加入智能技術元素后,最大改變是消除混動系統不同模式切換之間帶來的噪音、動力卡頓或動力延遲。
從廣汽本田的第四代iMMD到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再到廣汽傳祺混動,整個駕駛過程顯然更平順。同時,發動機和電機的動力疊加效果更為明顯。相同排量,混動技術整體動力表現,會優于相同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此前,混動技術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怠速、起步和駐車等。進化到現在,混動系統還覆蓋加速、高速巡航、后半程再加速等環節,能夠做到“全速域”。所謂的“全速域”,即,混動技術能在任何速度下使用。如此一來,混動車型的加速性朝著純電動車方向,邁進一大步。實際駕駛中,在大直道上,往返多做幾次加速和剎車,你會發現,混動車型提供的加速樂趣和推背感,清晰、可承受、可駕馭。在我們看來,純電動車直道加速會更加猛烈和直接,但不安全、不可控。乘用車不是賽車,需要推背感,但不需要過強的推背感。
混動車型
率先實現油電同價
當前主流純電動車已經實現500km的續航里程,但這也意味著其需要搭載大容量電池,難以做到“油電同價”。但混動車型則不一樣,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對電池依賴程度低、受上游原材料影響低,再加上全生命周期節省的油費,混動車型與燃油車“價格差”大大縮小,甚至有望實現“油電同價”。事實上,比亞迪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已經將入門車型價格壓至10萬元以內,在A級車領域實現燃油車和混動車同價;此前,豐田也曾經實現凱美瑞2.5L混動版和2.5L燃油版同價,市場反應有目共睹。
另外,混動技術全新迭代之后,其電池能量密度更高、體積更小、重量更輕。這給車型帶來直接的變化是:車輛可用空間變大,前排、后排和行李廂空間與普通燃油車沒有不同。(記者/周偉力)
?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