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消費的“四大金剛”之一,汽車正在成為促消費的重點領域。
近日,由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主辦的2023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廣東汽車消費節(春季)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南沙舉行,此次活動將從2月持續至5月,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據了解,本屆汽車消費節構建“166+N”活動框架:“1”是指以廣州為主會場,舉辦一場總啟動儀式;第一個“6”是指以汽車消費節為重點,聯動家電、家居、餐飲、服裝服飾、文旅5個重點行業舉行“六大主題”春季特色促消費活動;第二個“6”指圍繞強化政策支撐、打造促銷盛典、拓寬營銷渠道、跨地域聯動、跨業態融合、金融支持“六項重點任務”,突出新車上市造“爆點”、品牌車展有“燃點”、新能源汽車做“重點”、行業協會樹“觀點”、企業促銷多“觸點”、二手車找“突破點”等促消費要點;“N”即跨省聯動,各地市設立分會場,牽頭組織各類市場主體開展N場促銷活動。
事實上,汽車作為國民支柱產業之一,對提振內需消費、穩定工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以廣東省為例,2022年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9萬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為5694億元,同比增長4.9%,占全省社消零總額的比重為12.7%。
隨著實施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國家購置補貼政策退出歷史舞臺,“真金白銀”的離場導致成本壓力開始向車企和市場層面傳導。多地地方政府接過“補貼”大棒,相繼發布促進汽車消費政策,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包括河南、北京、上海、浙江、黑龍江、吉林、山西、云南、海南、貴州、天津、重慶等地區出臺相關政策,各地希望持續提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態度不言自明。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廣東也出臺了多項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新能源汽車成為今年消費的重點方向。
2月20日,廣東省商務廳等22部門聯合出臺《廣東省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實施方案》,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擴大汽車更新消費、擴大汽車消費、推動汽車平行進口持續健康發展、優化汽車使用環境、豐富汽車金融服務7個方面共13項政策,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
2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聯合印發《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精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優化金融服務兩大方面提出了12條具體舉措,進一步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
2月1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支持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措施》,出臺促進汽車消費專項政策,2023年上半年額外增加3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并臨時放寬非本市戶籍人員申請節能車增量指標資格條件,通過一攬子綜合措施進一步激發汽車消費活力。
此外深圳市南山區、寶安區,珠海市高新區、佛山市、中山市等多地發放購車消費券,提供購車補貼,助力汽車消費回升和潛力釋放。
“地方政府打出的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組合拳,將會對拉動內需、刺激重點行業消費起到直接的推動作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此前表示。
隨著相關政策出臺,汽車消費正在逐漸復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廣州多家新能源品牌門店時發現,客流量較春節期間已有明顯回升,但消費者當前仍有觀望情緒,成交率依然有待提高。
一銷售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22年末為了趕上補貼窗口期,部分用戶提前購車,對今年的需求造成部分透支,同時國補退出增加了用戶購車成本,部分價格敏感用戶仍在持續觀望。
有汽車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新形勢下,消費動能將會被極大程度激發,各地發展經濟、刺激消費的行動也將更加突出,同時宏觀經濟恢復對整個汽車行業發展肯定有推動作用。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