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廣州市教育局印發《廣州市教育局關于深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將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統一命題過渡,2023年將保持市統一命題不變;南沙區等部分普高學位供給相對寬裕的區,適度提高面向全市招生的比例;隨遷子女升學實現“兩統一”; 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
?
![]()
中考政策“不變”的內容有六方面: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與分值、考試方式等保持不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和作用保持不變;錄取批次和補錄規則保持不變;名額分配招生學校適用范圍、比例保持不變;自主招生學校適用范圍、比例保持不變;隨遷子女包括公辦普通高中“兩個有”條件保持不變。
一是學業水平考試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統一命題過渡。
二是部分區屬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的比例。南沙區等部分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相對寬裕的區,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可將不超過2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招生。在非中心城區,引入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新建的區屬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后,可將部分招生計劃面向全市招生。
三是隨遷子女升學方面,各區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的計劃為該校當年招生計劃的8%至18%。
具有廣州三年初中完整學籍且考生本人持有在廣州市辦理且在有效期內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考生可報考廣州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
公辦普通高中投檔時,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與戶籍生同時投檔錄取,其錄取人數不超過其最大計劃數。
《實施意見》四個增加的內容為:一是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和招生辦法另行制定。二是增加高中階段職普融通試點改革。三是增加做好殘疾人中考工作。四是增加廣州市高中階段考試招生負面清單。
![]()
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和改進中考命題工作、推進中考省級統一命題的要求,廣州將推進學業水平考試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級統一命題過渡。省級統一命題有利于引導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鞏固提高“雙減”工作水平,促進減負提質,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不管是省統一命題還是市統一命題,均要求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不得超標命題和隨意擴大、壓減考試內容范圍;科學設置試卷難度,按照“兩考合一”“兼顧畢業和升學”的功能定位,增加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堅決防止偏題怪題,促進有效考查學生綜合素質。
“十三五”以來,廣州持續加大普通高中學位建設力度。為推動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向全市均衡布局,緩解中心城區因用地限制等因素造成的學位建設壓力,廣州加大外圍城區優質普通高中學校建設力度。
目前南沙等區學位供給較充裕,為充分發揮學位建設效益,給予學位供給較充裕、辦學條件較好、辦學質量較高的區屬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的機會,適度提高面向全市招生的比例,有利于促進全市普通高中學位供給進一步均衡;有利于促進外圍城區辦好初中教育,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有利于疏解中心城區學位壓力,為不能入讀中心城區示范高中的學生增加入讀示范高中的機會;有利于為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供教育支持和人才支撐。
為更好滿足市民百姓入讀普通高中的需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廣州多措并舉持續加大基礎教育尤其是公辦學位建設供給,分別實施中小學校三輪三年建設計劃,“十四五”期間,廣州新增約3萬個公辦普通高中學位。
《實施意見》繼續優化港澳等隨遷子女入學條件,實現“兩統一”,即各區招收隨遷子女比例的權限統一,戶籍生和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投檔錄取規則統一,有利于各區根據區域人口結構、經濟社會發展和學位供給等情況確定招收隨遷子女比例;有利于維護招生秩序、促進教育公平,有效保障戶籍生與隨遷子女升讀公辦普通高中的需求和權益。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減少和規范了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同時也要求中考規范執行國家規定的特殊群體等加分或優待政策。
中考加分關乎教育公平和教育形象,為進一步落實上級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廣州除保留了國家規定的部隊、公安警察和消防救援人員加分項目和分值以外,進一步清理了加分或優待項目,旨在促進教育公平,回應群眾關切,提高人才選拔水平,引導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
廣州將推進學業水平考試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級統一命題過渡。廣州將會繼續加強和上級部門的溝通,按要求推進,2023年將保持市統一命題不變。
《實施意見》中學業水平考試錄取計分科目與分值、錄取參考科目與分值、考試方式等均保持不變,為和省統一命題保持銜接,在錄取計分科目分值表說明中刪除了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合考不合卷、物理和化學筆試合考不合卷的相關內容,具體方式在配套文件中予以明確。
《實施意見》中名額分配招生比例和考生符合報考名額分配計劃的條件均保持不變。對于大家關心的“限制性分數線”問題,將根據上級要求,在年度名額分配招生辦法中予以明確。
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關系千萬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事關教育公平與社會和諧穩定。《實施意見》在梳理上級關于高中階段招生紀律和要求的基礎上,增加負面清單,有利于明確違規招生行為,深化違規招生治理,維護良好招生秩序,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
廣州市教研院表示,本輪中考改革實施意見的適用對象為2024—2026年廣州初中應屆畢業生和報考廣州高中階段學校的返穗生、往屆生,目前在校學生中七、八年級適用于本實施意見。目前七、八年級的教學要求與實施意見相一致,能實現新舊政策的平穩對接。
一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安排保持穩定,與七、八年級的教學與備考準備相符。根據實施意見,錄取計分科目與分值、錄取參考科目與成績呈現方式、考試方式與基本時間安排等均保持不變。七、八年級的教學安排和備考計劃能較好地適應今后的學業水平考試。
二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與七、八年級所執行的教學要求一致。《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是近年各省市中考命題工作的基本遵循,注重考查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各地中考命題的共性特點,不管是省統一命題還是市統一命題,均要求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強化課程的育人導向,強調情境設置,注重對學生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和在真實情境中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七、八年級的教學內容范圍和難度要求均參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執行,與中考改革要求相吻合。
三是教研指導和教學管理將作出有效應對,以確保學生充分展現學業成就。在全市統一部署下,各區教研部門將指導各初中學校積極應對新變化。各區各校將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做好各類教學與實驗的條件保障。教師將會進一步領會課程標準的內涵及“學業質量”要求,圍繞學科核心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在中考復習和備考階段,將根據考試具體安排合理調整訓練要求,做好適應性測試等工作,確保學生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總的來說,實施意見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平穩過渡,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教師、學生和家長都不必過度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