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積極改善市城區交通秩序,通過設置摩托車等候區道、升級改造各道路口等措施,打造了安全、暢通、有序的交通環境。然而,因小部分司機和摩托車駕駛員的交通安全和守法意識單薄,出現不按交規的占道等現象。針對市區交通出現的各種秩序混亂的情況,連日來,筆者探訪了市區各主要干道。
為了確保城區道路交通安全、暢通,解決摩托車四處“亂竄”找捷徑、存在安全隱患的亂象,有關部門在市區汕尾大道設置了摩托車等待區,將摩托車與非機動車分開,有效避免摩托車在道路中間隨意穿行的現象。但經常有不少機動車車主為了減少等待時間,就直接將車輛開進了摩托車等待區,造成摩托車無法駛進等待區等待紅綠燈,這樣一來,又恢復以前摩托車與機動車混行的狀態。
7月20日,筆者在汕尾大道看到,摩托車等待區給其他機動車輛占據了。現場市民羅先生說,汕尾大道作為市城區的主要干道,車流量非常大。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等待紅燈時,很容易出現排長龍情況,為了盡快通過路口,不少機動車都繞到了摩托車等待區上通行,摩托車等待區成了“捷徑”,特別是在交通高峰期,飛馳的機動車穿行其中,給非機動車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在此,羅先生呼吁廣大機動車主要文明行車,各行其道,也希望相關部門加強此類不文明行為的監管。
▲紅海東路與汕尾大道交叉口,機動車輛占據摩托車等待區通道。不久前,我市在汕尾大道等十字路口設置“摩托車等待區”,摩托車在等待紅燈時,可駛進該區域,優先通過馬路,這一做法得到廣大市民的認可。然而,最近有市民發現,在汕尾大道和香江大道交叉路口,雖然沒有設置“摩托車等待區”,但許多摩托車在等紅燈時,卻將車停在了斑馬線上,讓需要過路的行人只能穿行在密集的摩托車流之中。
7月21日,筆者在該十字路口看到,這里的車流量十分多,平均一分鐘就有近百輛機動車通過該路口。摩托車駕駛員何女士告訴筆者,她也知道占用斑馬線區域停車會影響路人的正常通行,但是有些十字路口沒有設置“摩托車等待區”,加上路口車流量大,如果守秩序排在機動車后方的話,過個路口至少要等兩個紅燈,會花多一倍的時間,而且摩托車擠在車流中,特別是近期天氣炎熱,周圍汽車排出的熱氣會讓人無法忍受,所以和我一樣感受的很多摩托車駕駛員只好把車停在最前方的斑馬線上了。
▲汕尾大道與香江大道交叉口,摩托車占斑馬線等紅燈。在現場,市民李先生反映,他家市區東方花園,經常須通過汕尾大道與公園路交叉口紅綠燈。但每次路口右側的人行道綠燈亮起來,剛走上斑馬線中間,一輛接著一輛的車輛從行人中間通過,卻沒有絲毫避讓,行人只得站在斑馬線中間,躲避著快速行駛的機動車,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筆者在現場也看到,汕尾大道東西向綠燈亮起時,行人便依次沿斑馬線過馬路。但所有右轉彎的車輛均沒有禮讓行人先行的停車動作。筆者在多個路口探訪時,司機何先生表示,他本人也有主動禮讓斑馬線的意識,但卻在現實當中遇到了一些無奈,我想減速停車禮讓行人的時候,總能遇到后面的車按喇叭催促我,我也只能右轉不禮讓行人了。
一個良好的交通秩序,是一個城市文明的象征。近年來,隨著市區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機動車搶占摩托車等待區的通道、非機動車停在斑馬線上等紅燈等交通不文明行為屢見不鮮,這一方面說明部分市民的公德意識薄弱,另一方面也說明管理存在疏漏,需要積極應對和改善。為此,筆者認為,我們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交通參與者,大家應該一起從改善身邊的不文明交通行為做起,并向不文明交通行為說“不”,讓自己成為文明出行的實踐者,也成為監督員。同時,相關管理部門也要舉一反三,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制定措施,加大文明出行的宣傳力度,并建立“文明勸導—警示告知—教育制止—嚴查嚴處”的管理方式,形成無縫隙、全覆蓋長效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