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汕鐵路開通在即,老區人民翹首西望,意像中,一列承載著汕尾人民美好期盼的高速列車馳騁而來。
汕尾,注定將迎來一個蓬勃發展、氣勢如虹的嶄新時代!
——題記
日前,承載著汕尾老區融灣夢想的廣汕鐵路9月底通車的消息刷爆網絡,汕尾人民奔走相告,興奮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它是“軌道上的大灣區”高鐵骨干網重要組成部分,開通后將與廣東省會廣州實現“1小時”通達,意味著“早上廣州飲茶,中午汕尾吃海鮮、傍晚海邊看日落”的“詩與遠方”即將上演。
從1996年廣東省內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深汕高速開通,到2013年汕尾加入高鐵“朋友圈”——廈深鐵路,再到2023年“軌道上的大灣區”重要節點——廣汕鐵路開通在即,關乎汕尾交通提質提速的每一次發展,都把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拉上一個層級,深刻地改變著每個汕尾人的生活。剛結束的市委八屆五次全會專門部署,當前要全力保障廣汕、汕汕鐵路和興汕高速二期年底前建成通車,要更加積極有為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機遇,在推進“深度融灣”上闖新路爭前列。眼下,汕尾正努力把大灣區的廣闊空間、無限潛力轉化為汕尾大發展的“強勁東風”,“廣汕一小時生活”正加速而來,這片紅色熱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和活力。
激發活力 ?打通區域發展“加速通道”
7月10日8時,首趟檢測列車從汕尾站出發,一路向西駛往增城站方向,標志著廣汕鐵路正式啟動聯調聯試,為原計劃9月30日通車奠定基礎。廣汕鐵路通車后,廣州到汕尾運行時間將縮短至1小時以內,使得汕尾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從“物理”到“心理”上的距離無限拉近。隨著后續通過實施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工程建設,聯通新塘站與廣州東站,屆時將實現廣汕鐵路經新塘站延伸到廣州市區全程時速350km/h的目標。
汕尾是全省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典型。作為全域革命老區,交通曾是掣肘老區發展的瓶頸之一。隨著廈深鐵路的開通,汕尾步入發展快車道,這十年間,汕尾GDP突破千億元大關,2020年、2021年,GDP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2022年,汕尾經濟總量躍進至全省第17位,實現“砍尾”。2023年上半年,汕尾GDP增速排名全省前三。正如來自深圳的規劃團隊接受央視采訪時所說,“汕尾發展很快,去年的衛星地圖已經跟不上實際建設速度。”
“廣汕鐵路是廣東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一體規劃、同步建設的重要實踐。”在汕尾市政府黨組成員、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尾指揮部指揮長戴斌看來,廣汕鐵路項目對汕尾深度融入大灣區意義重大。他說,廣汕鐵路全線通車后,汕尾將能夠更加緊密地對接大灣區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全面融入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汕尾要抓住全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機遇,運用好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尾、與汕尾共建產業轉移合作園區的良好機制,著力加強高鐵站點與相關產業轉移園區間的交通路網建設,切實暢通各產業園區的外部流通網絡,提高產業園區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同時,要按照廣東省和深圳、汕尾兩市關于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工作部署,加快推進共建園區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招商引資、配套服務和營商環境共建等工作,積極承接包括深圳在內的珠三角相關產業轉移,促進區域產業融合、協同發展。
優化路網 ?汕尾“朋友圈”不斷擴大
作為全域革命老區,服務大灣區、融入大灣區是汕尾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積極主動參與、支持、實現國家戰略的需要。
我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部署,搶抓機遇,強化擔當,主動作為,扎實推進黨建引領“三六九”工程,以“深度融灣”工程為主抓手,聚焦“建設大通道、振興大港航、發展大物流”“暢通內循環”,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融入深圳半小時、廣州一小時經濟圈。多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進廣汕、汕汕鐵路等項目建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過問并督促項目進展。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以綜合交通大會戰為主抓手,加快補齊城鄉交通運輸短板、完善城鄉區域交通運輸網絡,構建現代綜合運輸服務體系,激發革命老區發展內生動力,全力支持提升縣域綜合實力。在今年市“兩會”召開期間,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就接受本報采訪時作表態發言,表示要緊盯打造融灣“一小時交通圈”目標,力保廣汕、汕汕鐵路,興汕高速二期等重點項目今年建成通車。
汕尾港口資源優越,具有天然深水岸線,境內可建10個10萬噸級以上泊位,具備20萬噸級國際樞紐港口開發條件,一度因缺乏完善的港口綜合集疏運體系,制約著港口開發,影響了港口經濟的發展。如今,廣汕鐵路、汕汕鐵路即將開通,龍汕鐵路的規劃建設,以及興汕高速海豐至紅海灣段二期、深汕西改擴建項目汕尾段建設、揭普惠高速南延線等正在推進的重大交通項目,都將為汕尾港口發展提供良好條件,汕尾“朋友圈”也會隨著路網規模效應而不斷擴大。
有專家指出,高鐵的開通,農業生產結構、市場結構也將發生變化,有助于鄉村振興發展。一方面,優良的自然條件將吸引更多農業資本來汕尾投資。另一方面,隨著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優質農產品、海產品可走向更廣更遠的市場。
便利出行 ?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在廣州工作的汕尾姑娘小玲一直關注著廣汕鐵路開通的消息,曾因回家不便而苦惱。“一直在期盼!廣汕鐵路開通后,汕尾與廣州的距離就更近了,從2小時車程降低到40多分鐘,回家太方便了。”小玲告訴記者,“以前坐大巴,碰到節假日容易堵車,可能折騰一天。這幾年越來越多人選擇坐廣深接廈深線高鐵,但前后也要預備好半天時間。如今,廣汕鐵路開通,意味著周五下了班坐個高鐵回家,還能趕上吃晚飯!實在太好了!”
落戶汕尾高新區的汕尾天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招的員工較多來自云南、貴州、廣西、湖南等外地。該公司負責人事的黃先生表示,企業招工時,當地交通是否便利也會影響外地人前來就業的意愿。廣汕鐵路開通后,廣州到汕尾車程不到1小時,不僅給部分員工個人出行帶來便利,對于企業招才引智、對外拓展業務也起到很大幫助?!叭绻绿琳靖鷱V州東站連接起來,與廣州南站也銜接上,那就更方便了!”在他看來,廣汕鐵路的開通,對于整個汕尾的企業發展來說,交通互聯互通都將帶來極大便利。
汕尾站既是杭深高鐵的中間站,也是新建廣汕鐵路的終點站。此前,汕尾站既有規模為2臺7線,今年日均到發旅客約1.2萬人次。為滿足廣汕鐵路開通運營后的客流增長,廣鐵集團將汕尾站改造擴建為5臺15線,實現廣汕線與杭深線互聯互通,不僅提升運能運力,還能更好地滿足廣大旅客出行需求。
一位資深旅游從業者告訴記者,近年來自駕游興起,但大多數游客還是選擇乘坐高鐵出行。廣汕鐵路開通后,來汕尾旅游的游客會增多,坐著高鐵外出旅游的市民群眾也會增加,汕尾站年客運量有望翻番。
市民曾先生表示,廣汕鐵路全線通車將提高汕尾群眾生活幸福感和自豪感。本地居民可享受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前往沿線城市參與各類文化活動、參觀藝術展覽等,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外地游客也可多來汕尾,感受海陸豐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領略汕尾獨特的山川海濱風光和人文魅力。
助力產業 ?繪就汕尾旅游業“新圖景”
汕尾有著良好的文旅基礎,不僅文化底蘊深厚,還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我市搶抓廈深鐵路深惠汕捷運化列車全面開通,廣汕鐵路即將開通等有利時機,做足旅游文章。深化汕尾文旅品牌化打造,充分利用深厚的紅色文化、豐富的非遺文化、自然資源稟賦等,積極開展具有汕尾特色的文旅活動和營銷推廣工作,主動參與打造高鐵沿線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全力把汕尾打造成為中國濱海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
隨著汕尾知名度的提高,前來汕尾旅游的外地游客也越來越多。今年春節期間,我市共接待游客790萬人次,過夜游客630萬人次,雙創歷史新高;“五一”黃金周,汕尾成為了最火爆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人數和過夜游客人數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25.06%、340.31%,旅游總收入比增280.38%。
汕尾一旅行社負責人黃先生分析稱,廣汕鐵路開通后,不僅讓汕尾市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選擇,屆時也將吸引更多來自廣州東部的外來游客走進汕尾,今年國慶假期汕尾旅游市場或將迎來一大波高峰。他表示,汕尾應利用此契機,開啟“全民營銷+全網推廣”新模式,大力宣傳推介汕尾旅游形象;在政府層面,應發揮好各大旅行社的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市參與高鐵沿線城市旅游業在更高層次上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客源互送、資源共享、互惠共贏。他還建議,除了要打牢旅游硬件基礎,比如在高鐵站設立文明接待服務臺(崗)等,還應鼓勵市民爭做旅游形象大使,激發全民參與汕尾旅游宣傳的積極性。
汕尾市旅游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潤為建議,汕尾應充分抓住廣汕鐵路通車帶來的發展機遇,助推汕尾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建立高鐵站旅游咨詢服務平臺,及時為到站的旅客提供旅游咨詢、乘車咨詢、酒店預訂、租車包車等服務;提高高鐵站到達各大景區景點之間的交通接駁能力,實現游客從“廣州站——汕尾站——景區”的無縫連接,從而提升游客體驗感;加強宣傳,舉辦區域聯動推介會,聯合廣州當地的文旅企業,展現汕尾旅游形象,推進兩地客源相互輸送;汕尾本地旅行社應把握時機,齊心協力,豐富旅游供給,共同推進高鐵“落地團”旅游產品的健康發展。
插上高鐵“新翅膀”,乘好發展“新東風”。汕尾除了優渥的資源支撐、廣闊的市場腹地、良好的區位優勢,還有豐厚的政策紅利疊加,如今更有了廣汕鐵路“速度”的加持,“內外兼修”的汕尾,將在新征程上滿帆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