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南海伏季休漁即將結束,“開漁”進入倒計時,我市各地漁民都在忙碌著準備開漁的各項準備工作。那么,汕尾開漁,除了有更多海鮮美味,還有什么值得期待的?
![]()
汕尾日報記者?施辰亮?攝
8月8日,市區各個碼頭都呈現出一番忙碌的景象。沉寂了多日的品清湖漁港、碼頭又開始熱鬧起來。一艘艘漁船整齊地停靠在岸邊,漁民們忙著修補網具,給各自漁船搬冰、添水、加油,添置各種海上必備生活用品,并對船上的機器、儀器、捕魚工具進行開船前的檢查。漁民莊先生高興地說,消毒水、消毒液、口罩、手套以及其它安全設備我們全部準備好了,我們等待了差不多4個月,希望去外海多捕一點魚。
![]()
漁民出海前檢查漁網
漁港內,漁民相互幫助,漁船有序準備出列,靜待開漁號令的吹響。只待開漁令下,整裝待發的漁船便會伴著轟鳴聲駛向大海。屆時,我們也將觀賞到千舟競發、百舸爭流,一排排整齊的船隊,劈波斬浪駛向大海深處,開啟新漁季的開漁盛況,這將是一個洋溢著熱情和希望的熱鬧場景。
![]()
蓄勢待發的漁船
8月9日,筆者走訪了城區二馬路多間海鮮美食大排檔,店主們表示都做好準備,將以最優服務喜迎接八方賓朋。檔主何先生介紹:咱們汕尾455公里海岸線綿延不絕,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無污染的優良水質,孕育出了品質優良的海鮮美味。汕尾的海鮮種類繁多,吃海鮮還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為追求極致的鮮味,海鮮幾乎都是“生腌”,無論是蝦蟹螺貝,加一把海鹽,淋上佐料,腌上2-3個小時,誘人的“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的美味就來了。
在海濱街的某海鮮酒樓,廚師告訴筆者,汕尾靠近南海海域,海鮮味道鮮而美,不同的季節出產不同的海貨,擁有眾多海鮮大市場,價格實惠,南海的海水質量好,溫度適宜,適合各類海洋生物生長,盛產各種魚類海鮮,肉質鮮美彈牙,相比其他省份海鮮的烹飪方式,汕尾人對海鮮的烹飪應該是最擅長的,不加大多佐料,口味清淡,保留了海鮮的“原汁原味”。
筆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市區將于8月16日上午,在鳳山媽祖文化廣場舉行《開漁節暨海鮮美食文化旅游節》的啟動儀式,并舉辦汕尾海鮮干貨(農特產品)集市和汕尾民間民俗文化表演等。汕尾漁歌作成我市地域象征和城市文化品牌,傳承至今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為市民送上了一場高質量的文化盛宴。
漁歌隊的演員溫女士介紹,他們提前半個多月就開始組織排練了,只為把最好的漁歌呈現給大家,也希望通過汕尾漁歌展示汕尾的新風貌新變化,推介汕尾的文化風情、民間民俗和秀美風光。
隨著8月16日開漁節點的臨近,我市各級漁政及邊防部門加大對即將出海漁船巡邏力度,并通過完成對船體結構進行檢驗、船的核心部分和動力以及船上的電氣設備、電纜等進行了全面的“體檢”,確保漁船不攜帶違規網具、不“帶病”出海。市農業部門也加強了各港口檢查,合理協調安排漁船補給,防止休漁船過早充冰、充水、加油,并提前組織港口值班,設置警戒線防止漁船“搶跑道”提前出海。一年一度的開漁節,是我市用好“漁”資源,建好“海”平臺的關鍵環節,力求避免每年熱鬧的開漁節一陣風過后就淡了的“怪圈”。應該著重依托“網紅經濟”效應,讓“原汁原味”的汕尾海鮮暢游“網絡”,讓更多的“漁粉”享受來自汕尾“舌尖上的美味”,從而助推汕尾漁業特色品牌建設,帶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汕尾日報記者?施辰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