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全國都在咽喉炎嗎”登上熱搜。9月20日,南方+記者采訪多家醫院感染科、兒科專家獲悉,近期發熱門診就診人數有上升趨勢,以新冠病毒感染和甲型流感感染為主,患者主要是兒童和年輕人,絕大部分癥狀較輕。多位專家表示,由于臨近中秋國慶假期,人口流動量會大幅增加,疫情可能會出現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態勢,總體來講,疫情防控形勢還是平穩可控的。只要公眾及時接種疫苗,做好預防感染措施,就不必緊張。“近期,發熱門診就診量確有增加,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為主,出現了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共同流行的情況。”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疑難感染診療中心主任彭劼表示,絕大部分患者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流感則以甲流為主。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趙祝香分析,正值季節交替,開學后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增加,同時一部分人沒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感染甲流的概率就會增加。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之所以增多,彭劼認為,是與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變異株占比呈上升趨勢有關。“目前,門診還是‘二陽’患者為主,且大部分患者病情較輕。這是由于EG.5變異株的致病力并沒有增強,人體的免疫記憶可以緩沖毒株的毒力。”彭劼說。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都會導致咽喉痛,那如何進行辨別?趙祝香介紹,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最大的不同是,細菌感染的患者會出現咽扁桃體紅腫、化膿,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數值偏高。一般醫院會結合血常規檢查、抗原檢測和臨床癥狀來逐一排查。有患者表示,出現了“刀片嗓”,但是新冠和甲流抗原檢測卻呈陰性,這是怎么回事?彭劼表示,除了真的沒有感染新冠和甲流外,還有可能是檢測出現了假陰性。他解釋,由于檢測拭子靈敏度不夠,或患者病毒載量不夠高,就會出現假陰性的情況。因此,若出現嚴重不適,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專業檢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門診主任、發熱門診主任李淑華介紹,9月份以來,到發熱門診就診的兒童以多種病原體感染為主。其中,流感病毒感染數量較上一周有所增多,但并未達到明顯的流感高峰。因此,防范病毒感染的同時,也要注意預防細菌感染。李淑華表示,細菌感染比較常見的是鏈球菌感染,患者大多會出現喉嚨痛、咽扁桃體化膿、淋巴結腫大等,引起咽扁桃體炎、鼻炎、肺炎等,嚴重情況下,部分患兒會出現內臟損傷。因此,家長要特別重視,避免出現繼發損害。李淑華說,患兒若確定細菌感染,就要進行抗生素治療。治療鏈球菌感染首選的就是青霉素類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但她發現,部分家長談到抗生素就很抵觸,患兒一旦退燒,父母馬上為其停藥,“細菌還在那里,會引起‘拖尾現象’或細菌累積一定量后,又再次引起孩子發燒,這種做法得不償失。”因此,服用抗生素一定要謹遵醫囑,堅持吃夠療程。面對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咽喉炎”,我們應該如何防護?彭劼表示,雖然疊加感染新冠病毒和甲流病毒的概率很小,但是中秋國慶假期馬上到來,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他建議,公眾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內公共場所時要科學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經常開窗通風,科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接種含XBB變異株抗原成分的疫苗。針對甲流感染患者,趙祝香建議,確診后需盡早服用抗病毒藥物。此外,公眾最好在流感高發季節到來前接種三價滅活流感疫苗、四價滅活流感疫苗和三價減毒活疫苗,以獲得最佳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