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雨季汛期的到來,為進一步打牢轄區汛期道路交通安全基礎,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確保駕乘人員雨天出行安全,4月22日汕尾交警高速公路一大隊組織宣傳民警走進興汕高速公路可塘服務區開展了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為人民群眾撐起安全保護傘。




活動中,宣傳民警向停靠服務區休息的司乘人員和過往旅客發放交通安全宣傳資料,向群眾耐心分析講解汛期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以及雨天出行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提醒廣大群眾務必提前了解沿線天氣和道路信息,注意汛期行車安全。并結合汛期道路交通特點和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講解汛期行車風險隱患和應急處置知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著重強調了超速超員、疲勞駕駛、不按規定車道行駛以及駕乘人員不系安全帶等違法行為的危害性和嚴重后果,提醒駕駛員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切實養成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爭做道路交通安全文明倡導者。




此次宣傳活動有效提高了駕乘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接下來,汕尾交警將持續開展轄區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平安。
也會帶來潛在危險
我們在雨天行車一定要掌握這些技巧


雨天行車即使是性能再好的汽車都有可能發生“水滑”現象在這種狀態下
輪胎和路面間便失去了摩擦力致使汽車難以控制而陷于危險境地
雨天水滑
到底有多恐怖?
帶你第一視角沉浸式體驗

如何預防?
1.降低車速。只要是雨天行車,就一定要降低車速,一旦車速越快,失控風險越大;
2.避免緊急制動。特別是在發生“水滑現象”后,很多駕駛員會因緊張而猛踩剎車。正確的做法是:盡量控制住車速,緩抬油門踏板,把持住方向,等車速降下來即可;
3.拉大車距。由于雨天容易側滑、剎車距離變長,所以不要與其他車輛并排行駛,同時適當拉大前后車距。

雨天合理地利用燈光
才能有效保證自己的車
被其他車輛看到
雨天在高速上行駛千萬別濫用雙閃燈!

1.能見度小于2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后位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
2.能見度小于1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4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
3.能見度小于5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里,并從最近的出口盡快駛離高速公路。


1.打開雨刮器,及時清理雨滴;
2.天氣昏暗時,開啟近光燈和霧燈、示廓燈;
3.如玻璃上面有霧氣致視線受阻,要及時開啟空調,吹散霧氣;
4.保持后視鏡清晰,打開后視鏡加熱功能或者加塑料片遮雨;
5.注意觀察周圍路況,謹慎駕駛。

大雨天氣路面容易出現積水
駕車行經積水路段
遇積水情況不明時
不應盲目涉水
當積水超過一定深度時
盲目涉水很容易造成車輛損壞


一旦行經積水路段,該怎么判斷積水深度?涉水行駛后又有哪些注意事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涉水時駕乘人員被困,該怎么辦?
?使用車內堅硬物品破窗
當車輛熄火陷入水中后,在水壓的作用下車門不易打開。此時,車內駕乘人員要抓住機會使用安全錘、千斤頂等堅硬工具破窗,破窗成功后車外的水會隨即涌入車內,當車內灌入水后,車內外壓力相近時,駕乘人員要抓住時機用力推開車門進行逃生。
▲圖:用車內堅硬物品敲打車窗玻璃邊緣和四角位置。
注意:破窗時要首選側窗,因為側車窗一般是鋼化玻璃,容易打碎,而前擋風玻璃一般是夾膠玻璃,在水中幾乎無法打破。另外,用安全錘等堅硬工具敲打車窗時,要敲打邊緣和四角位置,因為鋼化玻璃的中間部分最牢固,四角和邊緣最薄弱。
?必要時,選擇天窗逃生
絕大部分轎車的天窗是電動的,如果車窗可以打開,可及時打開天窗逃生。另外,也有一部分天窗支持手動開啟,可手動打開逃生。
?關鍵時刻,后備箱也可助你逃生
有些轎車在后備箱設計了一個拉環,將后排座椅放倒,人爬到后備箱內,可啟用拉環從車內開啟后備箱,進而逃生。但并不是所有的車型都有這個功能,不少車輛連后排座位都無法放下,駕駛區與后備箱完全隔絕,這些都需要駕駛人提前了解清楚。

雨天行車一定要
“降速、控距、亮尾”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或故障
一定要記住
“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