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品清湖畔。
咖啡,給汕尾這座文化底蘊深厚、山水顏值在線的濱海城市增添了許多活力、個性、文藝的新標簽,更以“咖啡+文旅”的模式加速了“中國濱海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的建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咖啡館出現在汕尾的街頭巷尾。碧海藍天加持下的咖啡館,有美景,有格調,更吸引人氣!走在市區海濱大道旁,“六營”“市井”“伍德工廠”等主營咖啡的餐飲店首尾相繼;在抖音、小紅書等熱門平臺搜索“汕尾旅游攻略”“汕尾打卡點”熱詞時,咖啡館與4A景區、紅色旅游勝地緊密相關,和旅游業深度融合。
趁著“五一”假期,讓我們來一場“啡”同尋常之旅,走進一間間有特色、有文化、有故事的咖啡館……

游客品咖啡,觀海景,盡情享受暇意時光。?
受訪者供圖
當廢舊的潮汐發電站、老船廠遇上咖啡,兩者會擦出什么火花呢?
劉德江在2021年從廣州回到汕尾,先后開辦的“古堡咖啡”“浮日是野”咖啡館,兩家咖啡館都有著獨特的海景,在這里喝著咖啡,能讓游客沉浸其中。

“古堡咖啡”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游玩。
“古堡咖啡”位于擁有“中國觀浪第一灣”之稱的紅海灣,“古堡”前身是個廢棄的潮汐發電站,面朝大海,周圍環繞著岬嶼和礁巖,海浪拍打在礁石上的氣勢十分壯觀,其懷舊的古建筑風格和別致的海景風貌,讓這里成為拍照的最佳地點。

游客在“古堡”打卡拍照。
“我在這里排隊排了一個小時,就是為了在這個‘網紅’機位拍上一組照片。”來自廣西的游客黃女士說道。近期,影帝張家輝主演新片《超意神探》中的部分鏡頭就在汕尾紅海灣“古堡咖啡”取景,讓這里又火了一圈。

“古堡咖啡”人流涌動。
“浮日是野”咖啡館位于城區小島漁村,在城區品清湖西側,前身是老船廠,要到島上,只需乘坐不到5分鐘渡艇,時間不長,卻能直接增添體驗感與趣味性。

“浮日是野”咖啡館外景。
受訪者供圖
在這里,四面環海,環境獨特優異,點上一杯咖啡就可以欣賞汕尾的日落,到晚上,汕尾品清湖畔夜景也盡收眼底,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這里,打卡拍照。

游客在“浮日是野”咖啡館打卡拍照。
受訪者供圖
事實證明,賣風景、賣生態,年輕人很買賬。如今,社交媒體已經改變了年輕人旅游形態,到哪旅游,不僅僅要好玩、好吃,風景是否獨特也成為當代年輕人選擇旅游地的考量因素之一。
近年來,汕尾市因地制宜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加快培育特色產業,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汕尾不僅僅咖啡館多,也有專屬我們的“汕尾咖啡”,“料”十足。
“從書本上看來,咖啡是不適合廣東的,但是我們去‘馴化’它,種植的阿拉比卡精品品種咖啡已經是第三代種苗,完全適應了汕尾的環境,是真正的‘汕尾咖啡’。”崴元佳公司創始人項明祥說道。

項明祥為市民講解咖啡豆。
受訪者供圖
項明祥是中國臺灣人,于2002年由海豐縣委招商引資同平東鎮政府、公平水庫管理局承包經營該片山地,目前種植約5萬棵咖啡樹,種植面積約500畝,一棵成熟的咖啡樹年產量有8-20斤的咖啡果實。去年的秋冬季采摘,湖畔咖啡種植基地共采收了6萬斤咖啡漿果,制成咖啡生豆18000多斤。從種子到咖啡豆再到咖啡館,項明祥創辦的公司已經形成了從種植到加工成品的全產業鏈,做到了產銷“一條龍”。

大棚內的咖啡苗圃。
受訪者供圖
在市臺辦、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咖啡基地種植產業不斷發展,不僅給當地帶來了經濟效益,也提供了就業機會。種植基地還定期舉辦咖啡活動,提供“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的沉浸式體驗,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游客來打卡。
汕尾“咖”“料”十足,咖啡只是“嫁衣”,風景才是唯一。汕尾地處廣東省東南沿海,是一座“湖在城中,城中有山,山中有湖,依山傍海”的美麗濱海新城。

汕尾市城區一角。
近年來,汕尾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確定了把汕尾打造成為中國濱海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把文旅產業培育成為汕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戰略定位,大力實施“文旅+”“+文旅”戰略,著力構建“吃、住、行、游、購、娛+安全+智慧”一體化旅游配套服務體系,推動濱海旅游與休閑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全面展示汕尾“中國濱海休閑旅游優秀目的地”旅游城市靚麗形象。

陸豐市金廂“彩虹小鎮”。
汕尾海岸線長達455公里,位居全省第二、粵東首位,水光山色、風景獨特。在記者職業采訪歷程中,不少“新汕尾人”受訪時都在感嘆,為何汕尾這么美,還有許多人不知道呢!

海豐縣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
汕尾因咖啡乘風出圈,究其背后,是大家為汕尾的優美風景、迷人生態、獨特人文、良好品質而買單。“啡”同尋常的汕尾之旅,等您來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