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進一步宣傳我市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新進展、新成效,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推出“云瞰汕尾·縱覽百千萬”欄目,通過“市”情畫意、“縣”在出發、“鎮”當其時、“村”意盎然四個篇章,全面展示市縣鎮村的新面貌、新風采。本期推出《“鎮”當其時》第29期,帶您走進海豐縣大湖鎮。 一、基本情況 大湖鎮位于海豐縣東部片區,瀕臨南海碣石灣,東與陸豐上英隔河相望,西與紅海灣田墘接壤。區域總面積5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1.5公里,下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戶籍人口1.4萬人,常住人口3300人。地形呈一面環山、三面環水之勢,又稱“半島大湖”,已成功申報國家AAA旅游景區。大湖鎮處于濱海生態鄉村振興示范帶的主要節點,包含“地標雕塑公園、大德媽祖景區、古漁港、高螺濕地公園、高螺村游客服務中心”等8個節點。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有粵東地區最早“天后圣母”古跡的大德媽祖;有嶺南三大名山寶地的螺地山;有新德紅軍洞、大德農會舊址、紅四師渡海處等紅色革命遺址;還有4萬畝國際重要濕地、鳥類棲息地,享有“廣東最美十大濕地”“中國水鳥之鄉”之稱。 二、工作進展 一是全面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做深做強產業支撐。緊扣“農”字出“實招”。依托“公司+合作社+農戶”機制,促進新德紅心蜜柚、湖仔番薯、腐竹、咸鴨蛋加工等特色農業產業做大做強。構建集育苗、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持續擦亮“一蠔一蟹一蝦”品牌,打造“大湖明蠔干”“大湖干貨”等知名地理標志品牌,多措并舉擦亮“大湖鎮濱海養殖名片”,著力打造“魚塭經濟”示范區。緊扣“旅”字出“亮招”。結合成功創建濱海生態3A級景區契機,積極推進民宿、特色農家樂項目謀劃和產業扶持,深化鄉村旅游、特色生態餐飲等產業發展,打造以生態科普教育、深度觀光體驗、特色海鮮餐飲、生態康養民宿于一體的產業鏈運營結構。第一季度累計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200萬元。 二是全面厘清農村集體資源,拓寬富民增收渠道。深入開展“三資”管理提質增效行動,全面厘清農村“三資”家底,在高螺村茭萣港230畝魚塭首批成功規范發包的基礎上,持續用好“一村(社區)一臺賬”“一村(社區)一研判”機制,積極推廣“黨支部+村經聯社+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全面規范農村集體資產交易行為,帶動村集體經濟和群眾經濟收入雙增收。 三是全面推進生態宜居建設,全力以赴厚植發展底色。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通過健全網格化管理機制、長效管護機制,推動精細管理全覆蓋。加快推進綠美鄉村建設行動,圍繞唱響“我為大湖種棵樹”的主旋律,充分發動黨員干部、鄉賢、企業家等各方力量捐資認種,約投入126.72萬元,種植面積約9.36公頃,種植樹木14647棵。 四是全面深化平安建設,著力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多部門多種形式的聯合執法活動,全力做好“大排查、大調解、大穩控”三部曲。建立健全“一村(社區)一干部、一村(社區)一警”機制,并將其與“民情地圖”有機結合,2024年第一季度累計上報網格事件 102件、重要場所人員走訪及工作日志共2085條,網格事件辦結率100%。
云瞰汕尾·縱覽大湖|“鎮”當其時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進一步宣傳我市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新進展、新成效,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推出“云瞰汕尾·縱覽百千萬”欄目,通過“市”情畫意、“縣”在出發、“鎮”當其時、“村”意盎然四個篇章,全面展示市縣鎮村的新面貌、新風采。本期推出《“鎮”當其時》第29期,帶您走進海豐縣大湖鎮。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汕尾傳媒網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ssgyh.cn/portal/article/index/id/2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