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漸熱,食用冰的消費需求持續上升,其安全性愈發受到關注。若制作、貯存、使用過程中受到污染,將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威脅。那么,食用冰存在哪些安全風險?又該如何強化其安全管理?下面,我們來一探究竟。
食用冰容易被從業人員不潔的手部污染。如取用食用冰前,未經嚴格的手部清洗消毒或手部接觸不潔物后接觸取用食用冰的工用具,會造成交叉污染。
有的商家為食用冰取用方便,將冰塊和鏟勺長期暴露在空氣之中,容易被細菌或有害生物污染,或使用之后未經清潔消毒就放置于食用冰冰室中,會導致食用冰衛生不達標。
用于食用冰生產加工的原料水應是安全的可飲用水。然而市場上有些不良商家,為節省資金成本,直接使用未經過濾清潔處理的水源作為制作冰塊的原材料;或者有些商家的水源經過了過濾清潔,但安裝的過濾器內部的濾芯被長期忽視,從未進行更換清潔或更換不及時,導致“凈水設施”成為“污染設施”;更有甚者使用不可食用的冰塊如存儲魚蝦海鮮的不潔冰塊,如此情況,從根源上導致了食用冰的食品安全問題。
食用冰在貯存、運輸以及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交叉污染,造成食用安全風險。部分商家在每日的制冰過程中可能會疏忽對制冰設施的清潔,忽略貯存條件的衛生;在食用冰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包裝容器的完整性、密閉性及運輸車輛(廂)、盛裝容器的衛生情況不佳,都可能導致細菌交叉污染。
制冰取冰過程或制冰機的擺放位置(區域)的環境衛生會對食用冰的安全造成直接影響。如該位置(區域)附近有明溝、清潔工具、垃圾桶及其他無關雜物,環境中的細菌等污染物會直接造成污染。
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人員須持有效健康證上崗并落實“晨檢”制度。落實每班次前對從業人員健康情況檢查制度并執行因病離崗調崗制度,檢查人員體溫,檢查是否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安全病癥。
對新員工入職,培訓制冰機的使用、清潔消毒,用冰的衛生要求;不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考核,包括制冰機的清潔管理和用冰衛生操作要求。
員工取用食用冰時,應清潔消毒手部或佩戴潔凈的一次性手套。使用冰鏟前應清洗、消毒,并放在專用容器中。
選購口碑好的品牌,優先采購自帶清洗功能和殺菌功能的商用制冰機。制定制冰機清潔消毒制度(規程),明確制冰室、管道和過濾器濾芯清洗消毒要求。
不同門店所在區域水源、每日凈水量等情況不同,應定期檢查進水過濾器的濾芯實際情況,定期更換制冰機的過濾器等關鍵零部件,保證清潔效果。
關注所在區域管網水質監測結果,水源需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標準;確認水源是否存在二次供水情形,使用二次供水的餐飲單位應關注儲水池的清洗消毒情況,必要時開展水質檢測。選購口碑好的水路前置過濾設備,去除自來水中的雜質、余氯、異味,抑制細菌滋生,做好源頭保障。
制冰機安裝位置應遠離垃圾桶、操作臺、洗手盆、化學品存放區、排風口、排水溝等;制冰機上方不可安裝貨架、設備或存放任何物品。
可自行使用ATP熒光檢測儀等快速檢測設備檢測員工手部、冰鏟、容器等食品接觸面,快速反饋結果。加強對過濾水消毒或除菌方法的有效性監測(臭氧濃度監測),委托第三方實驗室定期做全覆蓋抽檢,對門店的直飲水、制冰機冰粒、儲冰槽冰粒進行食安風險抽樣監測。
汕尾市場監管部門
在此提醒廣大食品生產經營者
自覺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消費者如發現購買的食品
或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可撥打12315、12345熱線投訴舉報
來源:深圳市場監管、佛山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