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汕尾市陸豐市水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突出 部分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形勢嚴峻
2024年7月,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汕尾市發現,陸豐市黑臭水體排查治理不力,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部分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形勢嚴峻。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陸豐市對水污染治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緊迫性不強,水環境基礎設施項目推進緩慢,部分地區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生活污水溢流問題多發。區域內東溪水閘、烏坎水閘兩個國考斷面水質不夠穩定,2024年上半年,烏坎斷面部分月份水質均值從II類降為Ⅳ類;東溪水閘水質均值從III類降為Ⅳ類。
二、主要問題
(一)大量生活污水直排
督察發現,陸豐市碣石鎮、甲子鎮、東海街道等區域污水直排問題突出。由于污水收集不到位,碣石鎮濱海路多處污水排放口長期直排生活污水,形成明顯污染帶,監測結果顯示,濱海路業成機電附近排污口外排污水氨氮濃度達19毫克/升,超地表水V類標準8.5倍;甲子鎮沿江路存在多處污水溢流口,每天超千噸生活污水直排入海,望湖社區沿江路入海排污口監測結果顯示,外排污水氨氮、化學需氧量濃度分別達25.2毫克/升、229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V類標準11.6倍、4.7倍;東海街道北堤路存在多個污水排口,污水直接進入東河,監測結果顯示,外排污水氨氮濃度達14.4毫克/升,超地表水V類標準6.2倍。
圖1 碣石鎮生活污水直排
(二)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
陸豐市為了補足市區污水處理能力短板,計劃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陸豐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建設,但項目一拖再拖,目前仍處于建設施工階段。全市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截至督察時,仍有12個建制鎮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未建成,均處于停工狀態;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未發揮效益,潭西鎮、上英鎮污水處理廠建成后長期“曬太陽”,7座臨時替代的一體化設施進水負荷、進水濃度“雙低”問題突出。
圖2?鎮級污水處理設施閑置
(三)水污染問題突出
由于流域內部分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能長期偏低、個別農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處理,造成部分國考斷面水質達標形勢嚴峻。2024年上半年,東溪河流域25條支流中有22條水質為Ⅳ類及以上,東溪水閘水質1月、5月化學需氧量濃度明顯反彈,1至6月同比上升19.6%,均值從Ⅲ類降為Ⅳ類。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不嚴不實,根據《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2022年6月底前,縣級城市政府要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制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方案,陸豐市對黑臭水體排查治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督察發現,僅東海大道西側就存在三條水體散發明顯異味,水體發黑發臭,監測結果顯示,其中兩條水體達到輕度黑臭標準,一條水體氨氮濃度為18.3毫克/升,為重度黑臭。
圖3 黑臭水體
三、原因分析
陸豐市對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重視不夠、短板明顯,落實黑臭水體整治任務要求不到位,污水直排溢流問題長期存在,國考斷面未能穩定達標。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圖文來源: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