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海豐縣革命烈士暨革命斗爭史紀念館升級改造后正式投入使用。當天,海豐縣委、縣政府舉行海豐縣革命烈士暨革命斗爭史紀念館開館儀式。汕尾市政府、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海豐縣委副書記、縣長范秉康,海豐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林海,海豐縣政協主席吳城池,海豐縣委副書記吳家賓、孫鵬及黨史專家、烈士后裔等參加活動。海豐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為務主持開館儀式。
開館儀式現場。
改造后的紀念館占地面積223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255平方米,由序廳、主題展示廳、臨展廳、多功能展廳、閱覽休閑五大區域組成。其中,主題展廳分為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革命烈士傳略六個部分,系統完整地展示了海陸豐革命先烈英勇犧牲的光輝歷程。該紀念館通過圖文展板、實物展示、國畫油畫沙盤、場景還原、雕塑、AR互動多媒體聲光電等多種展現方式,使有形遺產的保護和無形遺產的傳承有機結合,系統展現了海陸豐革命斗爭概貌和歷史地位,有效提升了海陸豐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紀念館主題展廳。
儀式上,范秉康、吳家賓等領導為海豐縣革命烈士暨革命斗爭史紀念館揭牌。范秉康在致辭時指出,海豐是一片充滿了斗爭精神的紅色熱土,這里誕生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縣級農會,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燃起了具有燎原之勢的革命烈火,為奪取新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各級各單位要以革命紀念館開館為契機,用好紅色教育資源平臺,組織黨員干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紀學習教育,銘記革命歷史、繼承革命遺志、永葆革命風骨,奮力將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轉化為銳意進取、踔厲奮發的不竭精神動力,轉化為推動海豐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紀念館要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紅色陣地作用,講好海豐紅色故事、傳承海豐革命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化愛國熱情為奮斗動力,共同把海豐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
海豐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余鴻壘表示,海豐縣革命烈士暨革命斗爭史紀念館在國家、省、市、縣高度重視下,全面升級改造后今天正式開館,紀念館展示了海豐老區濃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引導教育廣大干部群眾銘記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從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的歷程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為擦亮海豐東方紅城“新名片”,發展紅色旅游、帶動老區振興發展增添新動力。
據悉,海豐縣革命烈士暨革命斗爭史紀念館于2016年落成開館。多年來,紀念館在宣傳和弘揚海陸豐革命精神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此次升級改造重新開放,以全新的方式記載和講述感人的海陸豐革命斗爭史,為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基因拓展新的空間,為創新海豐紅色文化傳承再添新的亮點、新的內涵。
來源:南方+、汕尾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