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一個新冒出來的景點“浮日瀑布咖啡”受到驢友們的青睞,據統計,七天長假游客近十萬人次。該景點位于陸河縣東坑鎮竹園村,系陸河縣東坑鎮堅持以“入戶聯心”活動作為發展新風口,探索“入戶聯心+”,推動全域農文旅融合發展取得的新成效。
“小彭,上次你們來給我們講解‘百千萬工程’發展藍圖,我就在想,我們村南小瀑布就很有搞頭啊,不知道能不能開發一下?”在開展“入戶聯心”活動中,村民彭伯對聯戶干部小彭這樣說。小彭記下了這一訴求。隨后,小彭到現場進行初步了解,發現“瀑布”位于東坑鎮竹園村山口自然村,場地原為打石場,面積約6 畝,多年前的采石作業造就了超過 10 米的高差,形成內凹空間,進而產生了壯觀的瀑布景觀。“彭伯,上次你說的那件事,我們反映上去啦,現在鎮里要在那里建設‘浮日瀑布咖啡’,要對瀑布進行整體的規劃打造建設,到時候您一定要去看看”。在進行回訪時,小彭有些激動地說。原來,東坑鎮委鎮政府在幾年前就曾計劃將此地打造為夏日“避暑勝地”,并做了系列宣傳和前期準備工作。于是,一場“咖啡”和“瀑布”的不期而遇正式拉開帷幕。東坑鎮委鎮政府、竹園村黨總支部聯合廣東省浮日計劃旅游投資有限公司推出“浮日瀑布咖啡”項目,著手將該地打造成一個集自然風光、休閑娛樂、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旅游勝地,探索“瀑布+咖啡”文旅融合新模式。為穩妥做好“浮日瀑布咖啡”建設工作,東坑鎮委鎮政府緊扣“入戶聯心”活動,動員聯戶干部依法依規、以人為本,全面“下沉”,聽取群眾訴求、做好群眾工作。工作一開始并不太順利,聯戶干部時常面臨“敲不開門”甚至“被趕出門”的尷尬局面。為了能讓每戶群眾都了解“浮日瀑布咖啡”帶來的“紅利”,聯戶干部們一次進不了門就去兩次,一遍解釋不清楚就解釋兩遍……從謀劃建設到項目完工的70余天里,聯戶干部們幾乎放棄了晚上、節假日休息時間,累計入戶走訪一百余次,談話二百余人次。通過與村民們一次次坐在板凳上講解政策、傾聽想法、商量辦法,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消除了村民心中疑惑,真正讓大家吃下了“定心丸”。一杯咖啡飄出“文旅醇香”。如今的“廢棄打石場”,成了一個“浮日藏山野,瀑布有咖啡”的新“網紅打卡點”,游客聞風而至,寂靜的山谷沸騰起來。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些民間組織來此舉行團建活動;不少父母帶著小孩來這里玩水,樂在其中。產業引進來了,建設好了,如何做好服務工作?如何滿足企業需求?為切實做好做強“咖啡+文旅”產業,東坑鎮鎮村兩級以“入戶聯心”活動為抓手,妙招頻出。小小“聯心卡”,服務“零距離”。“你們在這里營業,就是我們竹園村的一份子,這是聯心卡,有事隨時和我們聯系。”浮日瀑布咖啡開業前夕,聯戶干部上門發放“聯心卡”。據悉,東坑鎮在原先“入戶聯心”人員安排的基礎上,將整個“浮日瀑布咖啡”作為一戶,由村黨組織書記和鎮駐隊組長作為對接的聯戶干部常態走訪、定點服務、雙向聯系,切實做到知“企業”情、聽“企業”意、辦“企業”事、解“企業”憂。件件“紅馬甲”,放假“不停工”。國慶期間,浮日瀑布咖啡迎來開業,東坑鎮發動全鎮“聯戶干部”身穿紅馬甲,參與交通引導、志愿服務、出行咨詢、秩序維護等工作,用“志愿紅”點綴了一抹“咖香”。“我們客家人很熱情,作為他們的聯戶干部,我希望我能夠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這一形式發展得更好!”談及浮日瀑布咖啡,竹園村黨組織書記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