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是一個承載著紅色記憶的全域革命老區,是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十三塊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
陸豐紅色基因明顯,紅色資源豐富。為更好地保護利用好紅色資源,講好陸豐紅色故事,弘揚陸豐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革命精神薪火傳承。陸豐市融媒體中心通過挖掘珍貴史料,探訪革命舊址,講述革命歷程,特別推出“紅色陸豐” 系列推文,以饗讀者。
![]()
陸豐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陸豐市東海街道東風社區龍山路69號附近。?![]()
陸豐革命烈士陵園主要是為了紀念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犧牲的海(豐)陸(豐)惠(陽)紫(金)四縣軍事暴動委員會陸豐總指揮張威、東江特委委員莊夢祥、莊毅、莊伯鄂,海陸惠紫縣農會執委兼蘇維埃主席楊其珊,陸豐縣委書記陳谷蓀等100多位革命烈士的革命功績而建。
![]()
該烈士陵園經省政府批準后,由陸豐縣人民政府于1963年修建。2003年擴建整修。由烈士墓、紀念碑、景觀水池、涼亭及園林等組成。烈士墓位于陵園正中、呈圓形狀,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822平方米,墓內安放著181位先烈的骨灰盒,墓前豎立一塊8米高的墓碑,碑上刻“革命烈士之墓”。紀念碑位于陵園左側的龍山頂,碑高10.7米,碑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四面均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大字,基座用花崗石壘成,成正方形,碑的四周砌有巖欄桿,占地約400平方米。![]()
2003年,陸豐市人民政府對烈士陵園進行整修擴建,陵園占地面積6.42萬平方米,新修建了陵園大門、圍墻,占地面積約1100平方米的景觀水池,占地約486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動中心,維修翻新了革命烈士墓、革命烈士紀念碑,重建500多米長的花崗石臺階、欄桿等,并對烈士陵園內進行全面綠化。陸豐革命烈士陵園于1988年12月被廣東省民政廳公布為廣東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4年11月被汕尾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汕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