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林業發展綜述
廣闊森林生機盎然,山海湖城涌動綠美熱潮。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綠美汕尾生態建設擺在“百千萬工程”突出位置,列入“明珠系列”攻堅行動等重點工作,凝聚全市上下的強大合力,建設“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美汕尾。展開綠美生態建設的“地圖”,汕尾大地一片綠意盎然:森林面積21.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9%,森林蓄積量達692.96萬立方米,城市建成區內有公園綠地504.66公頃、城市綠地總面積為1673.3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4.5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5.6平方米,完成受損棄置地修復2339畝,生態修復率98.54%……一串串數據勾勒出汕尾綠色“生態版圖”,與之密不可分的,是近年來我市全面推行林長制,構建市、縣、鎮、村四級林長治理體系;出臺《汕尾市綠美汕尾生態建設考核細則(試行)》;編制印發《綠美汕尾生態建設苗木保障方案》等工作舉措落地落實。除此之外,市委、市政府聚焦省委主要領導關于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要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有欣喜”的批示要求,繪就1+6+56+863張“綠美地圖”和“鄉賢綠美地圖”,謀劃打造一批綠美精品示范工程。我市還在縣、鎮、村三級范圍內積極開展綠化工作,2023年全市森林質量精準提升17.5萬畝,山上種植優質苗木800多萬棵,在縣鎮村種植綠化樹176萬棵。在此基礎上,我市打造了金霞光森林公園等12個綠美示范點、湖光山色綠美生態示范帶等25條生態示范帶、海城鎮溫厝村等24個綠美標桿示范村、東坑鎮共光村等20個森林鄉村、紅草鎮南汾村等13個綠美紅色鄉村、螺洞古樹公園等7個綠美古樹公園,積極推進“千村千園”“百街百景”建設,打造綠美縣城、美麗圩鎮、和美鄉村,營造綠美人居環境。“綠美汕尾”不僅是一個美好愿景,更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市委、市政府通過多途徑擴大社會參與面,全面動員社會各界捐資認種、植樹造林,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共同構建綠美汕尾生態建設新格局,推動全社會共建共享綠色未來。發揮領導帶頭作用,統籌部署、牽頭研究、一線推動綠美生態建設工作。就在今年1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參加“綠美汕尾‘大干一場’——黨員干部帶頭備耕植樹”活動,市四套班子領導成員共同參與,認捐認種、打穴備耕,帶動各級黨員干部參與積極性,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我市還通過創新“五個機制”,黨政引領帶動鄉賢、行業和群眾共同加入到綠美汕尾生態建設中,形成一幅共建共享、欣欣向榮景象。如陸豐市一位鄉賢為陸豐市甲子鎮捐贈綠化苗木6.1萬株,價值1500多萬元;城區紅草鎮一名鄉賢認捐1600萬元等;在我市規劃的240片(其中鄉賢林193片)植樹區域聯動新能源企業、建筑企業、省屬國企認捐認種,資金達7394萬元;發動1695個單位、企業自發參與植樹造林,營造主題林188片;目前,全市已有6名鄉賢包鎮植樹。與此同時,我市863個村(社區)把植綠護綠寫進“村規民約”,組建市、縣、鎮三級“綠美輕騎兵”隊伍共63支1427人,建成首家市“百千萬工程”(綠美汕尾生態建設)科普中心和云展廳,創新打造系統集成的“百千萬工程—綠美汕尾生態建設”信息綜合平臺,創新推出“愛汕尾我助綠”微信小程序,依托廣東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鄉村振興館—汕尾館,創設“綠美專區”,搭建“苗木交易+金融貸款”政府采購服務網上平臺,實現群策群力,共建綠美汕尾。在2023年度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評價結果中,汕尾獲“優秀”!在人居環境建設方面,我市植樹17萬株,比上年同期增加11倍。大道行開闊,長路寫輝煌。綠美汕尾生態建設成就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響應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號召的生態成果。汕尾精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升生態治理效能的步履堅定,必將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美汕尾樣板,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賦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