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歡聲笑語的街頭公園,綠意盎然的美麗村道,干凈整潔的村莊環境……今年以來,海豐縣梅隴鎮聚焦“西承東聯”新定位,充分發揮“入戶聯心”機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動城鄉風貌一體提升,描繪鎮村美景圖。謝厝鄉新貌。
凝聚“眾”力量,扮靚美麗圩鎮新風貌
梅隴鎮堅持拆建并舉持續推進“馬路圩鎮”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功能。鎮專項行動專班、村(社區)“兩委”干部以及駐村工作隊成員共同組成“入戶聯心”服務隊,化身宣傳員,對需拆除道路兩側相關業主進行挨家挨戶開展敲門入戶宣傳,把整治行動的意義和利好講清楚、講透徹,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度與積極性,自發清理門前雜物,主動配合拆除工作,實現從“干部干、群眾看”到“一起干”的轉變。“在清拆過程中,我們組織聯戶干部對全村進行全面排查,制定清拆和修復的方案,宣傳工作做到位,得到了村民們的大力支持,有的村民還主動幫助干部進行拆除工作。”梅隴鎮相關負責人說。梅隴鎮充分發揮央企國企幫扶助力優勢,推動人居環境風貌和美麗圩鎮建設提質升級,聚力打造典型鎮現代化建設樣板。截至目前,累計發出《關于開展梅隴鎮“馬路圩鎮”整治專項行動的通告》達1500份,宣傳覆蓋范圍涉及道路約13公里;完成惠海路房屋外立面提升121棟,打通馬福蘭渠道永水閘段至德林學校段斷頭路約1公里,對惠海路兩側亂搭亂建等亂象進行綜合整治,共拆除清理房屋52間、車棚近3000平方米、各類廣告、亂搭建超260處,現馬福蘭渠道路段正在施工建設中,建成后將有效緩解鎮區交通擁堵問題。惠海路房屋外立面提升項目。
踐行“心”服務,打造和美鄉村新樣板
步入水踏村,錯落有致的農舍被綠樹環繞,富有田園色彩的墻繪作品,把曾經“灰頭土臉”的墻面裝扮得煥然一新。風貌提升的背后,是水踏村積極開展“入戶聯心”活動的不懈努力。梅隴鎮水踏村聯戶人員利用其人熟、地熟、情況熟“三熟”資源,逐戶上門走訪,采取先易后難的方式,講政策、說道理、聽需求,做細做通群眾思想工作,推動村內“三清三拆三整治”。在充分掌握村民需求的基礎上,聯戶干部將群眾需求與全村風貌提升有機結合,注重科學規劃與合理布局,優化村莊空間結構,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水平,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全力打造全域典型風貌提升示范樣板,切實將和美鄉村“施工圖”轉變為“實景圖”。據統計,目前已提升房屋228棟,屋面平改坡27間,彩繪房屋12處,地上彩繪4處,更換破損門窗150個,拆除老舊房屋46間;完成127縣道(水踏村段)沿線風貌提升,完成綠化種植清表面積4000平方米,改造提升村內公交站1個等;依托水踏村人文景觀特色打造“街頭公園”“榕樹公園”“小游園”等3個公園,種植喬木242棵;完成水踏電商直播基地打造,直播設備已進場并投入使用;推動村黨群服務中心改造提升及宣傳欄更換,村內道路“白改黑”1公里。挖掘“特”優勢,激活富民興村新動能
立足鄉村自然肌理和資源稟賦,梅隴鎮以“入戶聯心”活動為抓手,由鎮領導班子帶領駐村干部、黨員主動進村入戶“敲門”,逐戶上門做好宣傳發動,充分調動鄉賢、村民及多元力量參與建設美麗家園的熱情,激發村民擔當作為和“主人翁”意識。為持續做好謝厝鄉寶樹堂“土特產”文章,聯興村謝厝鄉搭建“媽媽驛站”快遞物流點、電商直播間等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打開農產品銷路和激活鄉村經濟脈絡;打造文化長廊、謝厝鄉民俗館,全方面展現謝厝鄉歷史人文和紅色文化,讓美麗鄉村有“顏”更有“涵”,讓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截至目前,謝厝鄉農房風貌提升已完成187棟房屋外立面提升、農房彩繪5處、清拆破舊房屋24間;完成村內道路硬底化和路肩磚石壘砌200米,全村種植灌木約160棵。海豐縣梅隴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發力不松勁,堅持長效長治,以更高標準推動全域風貌整治提升工作走深走實,進一步扮亮“面子”、做實“里子”,積極打造“一點一特色、一處一風景”鄉村風貌,以高品質人居環境賦能“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