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聯心】潭西鎮:以“入戶聯心”擦亮生態底色 為遷徙候鳥撐起“平安傘”
潭西鎮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濕地生態系統環境良好,是東方白鸛、黑臉琵鷺、彩鸛等珍稀鳥類的重要棲息地。近期,為確保越冬候鳥遷徙的安全,潭西鎮黨委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的決策部署與“入戶聯心”工作緊密結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組織開展候鳥保護宣傳活動,扎實筑牢候鳥遷徙安全屏障,共同守護好美麗的生態家園。

“鳥類是大自然的精靈,更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從小樹立起保護候鳥的責任,讓潭西成為‘鳥的天堂’”。潭西中心小學的一位同學在參加完候鳥保護科普活動后有感而發。近期,潭西鎮積極落實候鳥保護管理措施,以“入戶聯心”賦能候鳥保護工作,組建15個村(社區)工作專班,強化野生鳥類保護工作。專班聯戶人員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候鳥保護科普宣講活動,他們通過照片詳細介紹各種鳥類的名稱、習性及其生存環境,安排小學生制作手抄報、繪畫等,讓青少年認識大自然之美,從小培養他們養成愛護鳥類的良好習慣。同時,聯戶人員通過進村入戶的形式與群眾簽訂候鳥保護承諾書,發放《保護野生動物宣傳單》750份,面對面地向群眾講解保護野生動物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大家對遷徙候鳥的保護意識。在各村(社區)重點路口和農作物種植區,聯戶人員懸掛保護候鳥宣傳橫幅15條,張貼通告60份,豎立宣傳標志牌35處,號召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為遷徙候鳥撐起“平安傘”,努力營造全民參與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
“現在偶有遇到外面過來的捕鳥人,大家會主動報告給鎮府和森林公安”。一名潭西鎮東山村干部說道。從今年11月起,潭西鎮黨委、政府牽頭成立市場執法組、保護宣傳組、深溪村組、東山村組等四個小組,聯動轄區各村(社區),組織176人次參與集中開展候鳥保護與打擊違法捕獵野生動物行動,形成強大保護合力。各小組各司其職,從市場源頭到鄉村田野,全方位、無死角地展開巡查與執法,守護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候鳥遷徙路線安全無虞。其中,市場執法組深入鎮內市場、餐館,對潛在的非法販賣野生動物行為進行嚴密監控,通過持續的巡查和宣傳,有效預防了違法行為的發生,確保了市場的合法合規經營;保護宣傳組則結合“入戶聯心”工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傳播候鳥保護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宣傳覆蓋面超過2000余戶。此次行動激發了轄區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許多村民自發加入到保護行動中,他們與工作人員一起,在田間地頭、山林湖泊間巡邏,以實際行動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命。
“潭西有這么一片候鳥的聚集地,是8萬潭西人的共有財富,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態環境。”參與候鳥巡護活動的長安村志愿者激動地說。如今的潭西,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的珍稀候鳥選擇在這里棲息越冬,這與潭西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入戶聯心”工作與綠美生態建設同部署、同推進不無關系,通過鎮村兩級成立綠美生態建設委員會,指導各村在廣場、學校、村道、水塘、濕地周邊等區域空間開展綠美植樹護綠行動,使“鐵鍬大軍”活躍在鄉野的各個植樹點位。同時,潭西鎮廣泛凝聚社會力量,為綠美生態建設強化資金保障,發動村民、鄉賢、企事業單位認捐認種并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據統計,2024年以來,潭西鎮發動鄉村綠化義務植樹28場次,籌措社會資金284.5萬元,種植各類樹木1.8萬顆。此外,潭西鎮還將綠色文化納入村規民約,與優秀傳統文化、民風民俗結合起來,為潭西鎮構建生態友好型高地打下堅實基礎。

下一步,潭西鎮將堅持以“入戶連心”工作為抓手,不斷探索和創新候鳥保護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持續加強對候鳥等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巡護巡查工作,多形式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嚴密排查非法捕獵工具和線索,加大對非法捕獵、販賣野生動物行為的處罰力度,常態化開展植樹護綠行動,久久為功擦亮生態底色,讓潭西鎮成為候鳥遷徙的溫馨驛站。
來源:陸豐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