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遠市清城區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2024年12月27日消息
近日
該院消化內科收治了一名70歲男性患者
反復高熱10余天
后被診斷為“Q熱”
![]()
以及四肢肌肉酸痛的癥狀
并伴有心慌、胸悶等
經過診斷,最終確診為
貝納柯克斯體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即“Q熱”
這是一種可能潛伏在你身邊的
罕見傳染病
2024年底,來自常州的顧先生因身體不適前往江陰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求診。顧先生表示,10天前,他從非洲回國后,便開始出現發熱、咳嗽、乏力以及四肢肌肉酸痛的癥狀,并伴有心慌、胸悶等。發熱門診醫生詳細詢問顧先生的既往病史,并為其進行細致的體格檢查。胸部CT結果顯示,顧先生的雙肺存在大面積的炎癥病變。鑒于顧先生的肺部感染情況較為嚴重,門診醫生立即將其收住感染科病房接受進一步治療。感染科醫療團隊充分注意到顧先生“剛從國外歸來”的特殊情況,并結合非洲當地的流行病學背景,高度懷疑其可能感染了某種特殊病原體。醫療團隊為顧先生安排了支氣管鏡檢查,并通過灌洗液的基因檢測技術,最終鎖定了致病元兇——貝納柯克斯體,即“Q熱”。在感染科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與細致護理下,顧先生的發熱、咳嗽、胸悶等癥狀逐漸緩解。復查的CT結果顯示,肺部炎癥情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目前,顧先生已經順利康復出院。Q熱是1937年Derrick醫生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發現并首先描述,因當時原因不明,故稱該病為Q熱。人群普遍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夏季高發。Q熱是由貝納柯克斯體(又稱Q熱立克次體)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在自然界中廣泛傳播,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在極端環境中可保持長達幾個月的感染性。引起Q熱的貝納柯克斯體主要存在于受感染動物的尿液、糞便和羊水中。生活中易接觸到的狗、羊、牛、馬、驢等動物為主要傳染源。蜱蟲是重要的傳播媒介。動物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和氣溶膠傳播,人通過以下途徑傳播:
- 接觸傳播:與病畜、蜱蟲接觸,病原體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侵入人體。
出現突然發作的高熱,體溫高達39℃~40℃,可持續超過15天,有時發熱與無熱期交替出現。惡心、嘔吐。劇烈頭痛,腰肌和腓腸肌痛,劇烈頭痛是本病突出特征,也常伴有關節、胸部疼痛。少數出現腹瀉、皮疹、肺炎、肝炎、神經系統受累。指急性Q熱后病程持續數月以上者,主要表現為心內膜炎、慢性肝炎、骨髓炎等。Q熱有特效藥,如多西環素、四環素、氯霉素、利福平、磺胺類、沙星類、林可霉素等消炎藥,可根據情況,聯合使用2到3個消炎藥。
醫生指出,“雖然患者直到出院也沒有能提供接觸家禽的病史,我們依然要提醒大家,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休息,過度疲勞引起的全身抵抗力下降是疾病加劇的根本原因。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類似情況,要及時就診。”- 加強對家畜的管控,做好消毒,防止家畜排泄物對環境污染。
- 不買未經檢疫的肉類,不吃生肉、半生肉,不喝生鮮奶。
- 屠宰場、肉類加工廠、皮毛制革廠等與家畜有密切接觸的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時要做好個人防護。
- 夏季外出做好防護,野外活動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噴涂驅蚊液,避免長時間坐臥草地、樹林。
醫生提醒:如果您在與家畜接觸或者外出游玩后,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頭痛、肌肉酸痛、腹痛、腹瀉等癥狀后,請及時就醫。來源:江陰市人民醫院、人民網科普、清遠市清城區人民醫院、央視網、廣州日報等,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