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民同心反詐 陸豐公安提醒
? 民警緊急止付四萬九?
?這種“客服”來電是詐騙
?謹防“關閉保險”類騙局
不透露
不點擊
不輕信

隨著人們對健康、財產安全保障需求的日益增長,各種保險產品應運而生,同時打著各種保險名頭的騙局層出不窮。當你接到所謂“保險客服”來電告知你需要辦理取消或續保、不取消定時扣費,這是新型的詐騙,請務必提高警惕!

案例示警
2025年2月9日,來我市務工的B女士接到一自稱“某保險”的客服人員來電,對方告知其曾有開通保險業務,現需關閉訂單并解綁關聯銀行卡避免扣費。B女士表示其確實曾在“某保險”上購買過保險目前已經暫停購買。隨后B女士在對方的誘導下打開短信鏈接下載兩款APP,使用該兩款APP操作。中途對方以解綁不成功為由讓B女士不斷輸入驗證碼等信息,最終B女士銀行卡被扣款數萬元,驚覺被騙的B女士立即報警。接報后,汕尾、陸豐兩級公安機關反詐中心聯合轄區湖東派出所快速處置,第一時間獲取該涉案賬戶信息,進行緊急止付,成功將B女士被騙的49995元追回。
套路解析
第一步:冒充客服來電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受害人信息,冒充保險公司、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客服人員,聲稱受害人的某項保險服務即將到期或存在異常扣費情況,需要盡快處理。
第二步:制造恐慌情緒
詐騙分子會告知受害人,如果不及時取消或關閉某項服務,將會面臨高額的自動扣費,從而引發受害人的恐慌心理。
第三步:誘導下載軟件或開啟屏幕共享
為了“幫助”受害人取消或關閉服務,詐騙分子會要求受害人下載所謂的“官方APP”或視頻會議軟件,并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這些APP可能含有惡意軟件或病毒,一旦下載,受害人的手機和個人信息將面臨被竊取的風險。
第四步:竊取個人信息和資金
在屏幕共享的過程中,詐騙分子會誘騙受害人輸入賬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從而竊取受害人的資金或進行其他非法操作。
警方提示

保持警惕,核實信息。凡是收到自稱客服的來電或短信時,請勿輕易相信。可以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交易信息或撥打官方客服電話進行驗證。
不隨意點擊鏈接或下載軟件。對于不明來源的鏈接或軟件,切勿隨意點擊或下載。特別是要求輸入個人敏感信息的APP,更要提高警惕。
不開啟屏幕共享功能。無論對方以何種理由要求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都應堅決拒絕。屏幕共享功能會泄露你的所有操作信息,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保護個人信息。切勿隨意向他人透露個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等。這些信息一旦泄露,將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及時咨詢和報案。如有任何疑問,應立即撥打全國預警專線96110進行咨詢。如果已經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要第一時間到就近派出所報案,并保存好相關證據以便警方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