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民同心反詐 陸豐公安提醒
網絡貸款陷阱多
謹防貸款“解凍金”詐騙
不透露
不點擊
不輕信

你是否收到過
“無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的貸款廣告
小心!
這看似是解決資金難題的“及時雨”
實則是詐騙分子的“誘餌”!
不少群眾因急需資金而誤入網貸詐騙陷阱,遭受重大經濟損失。詐騙分子常常利用群眾急需用錢的心理通過虛假廣告、涉詐APP等手段誘騙被害人提交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號,并以“銀行卡號錯誤”、“貸款資金被凍結”等理由,誘導受害者向指定的賬號繳納解凍費、手續費、保證金等費用,一旦受害者轉賬,詐騙分子直接“卷錢跑路”。
你的銀行卡號輸入錯誤,
賬號已凍結……

銀行卡被凍結,
需要支付費用解凍……

提現失敗……

案例示警
1

群眾G在某APP里自行操作貸款。“客服”以銀行卡號填寫錯誤導致賬號凍結為由,要求G下載“企聊”APP轉賬進行解凍。G向指定賬戶轉賬5000元后,對方又以“提現”為由,要求其繼續轉賬15000元。此時,G意識被騙立即報警。
2

群眾H在某網站點擊鏈接下載某貸款APP,并提交個人和銀行卡號信息后顯示銀行卡號錯誤,“客服”要求H下載“協助通訊”APP發鏈接讓其轉賬5000元才能解凍銀行卡并操作提現。H按要求轉賬號后發現無法提現,察覺被騙立即報警。
套路解析
第一步:偽裝官方,廣撒誘餌來電
詐騙分子偽裝成正規金融機構,通常以“低息秒批”“快速放款”等話術,吸引急需資金者點擊下載偽裝的網貸APP。
第二步:篡改數據,虛構危機
受害者下載APP并填資料后,騙子在后臺篡改銀行卡號,顯示卡號錯誤,告知受害者貸款被凍結,讓受害者陷入恐慌,使其信以為真。
第三步:編造借口,誘騙轉賬
利用受害者急于解凍資金的心理,詐騙分子以“解凍費”“保證金”等為由,誘騙受害者轉賬。一旦轉賬,騙子便會消失,讓受害者血本無歸。
警方提示
1.陌生信息,謹慎對待:正規金融APP均有正規下載渠道,不會通過短信形式發送鏈接,收到帶有鏈接的信息務必警惕,不隨意點擊來路不明的APP鏈接。
2.遇事莫慌,多方查證:網貸平臺提示銀行卡號錯誤、只會要求重新填寫。所謂的凍結,往往是詐騙分子篡改數據虛構危機,大家要通過多方核實。
3.轉賬要求,堅決拒絕:正規貸款機構不會要求提前繳納“解凍費”“保證金”。遇到轉賬要求的,一定是詐騙,務必拒絕并報警!
增強防范意識
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
若遇到詐騙
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
視頻:公安部刑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