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公布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锻ㄖ分赋?,經推薦申報、材料復核、專家初評、社會公示、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程序,確定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942人,廣東共有58人。
其中,來自汕尾陸河的陳文山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年近八旬的他以畢生心血守護嶺南傳統飄色藝術瑰寶,讓陸河非遺河田高景煥發時代光彩。
陳文山于1946年出生于汕尾陸河非遺技藝河田高景的藝術世家,他從小就對這項嶺南傳統民俗頗感興趣,師從陳文洲學習制作技藝。
從景床結構到景梗設計,從人物造型再到鑼鼓樂器的編排配合,陳文山系統學習了高景制作全套技藝。2012年12月被評為陸河縣第一批優秀農村實用人才;2013年11月被評為汕尾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2017年9月獲得“汕尾市最美工匠”榮譽稱號。
河田高景起源于廣福庵廟會,取材廣泛,表演題材有歷史英雄人物、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是河田客家先民將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完美融合的產物。
河田高景主要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組成,出景時間通常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九、二十兩天,其熔繪畫、戲曲、彩扎、紙塑等藝術于一爐,且具有“高、險、巧”的突出藝術特點,造型優美,畫面壯觀,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河田高景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傳承沒有終點,只有新起點。
近年來,陳文山積極參與河田高景傳承發展工作,傳授制景技藝,參加各類巡游活動,包括廣東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飄色巡游(廣東陸河分會場)、2022年廣東省“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暨“冬養汕尾”嘉年華、2023年“綠美陸河 多彩非遺”陸河縣非遺文化巡游、2024年汕尾市“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非遺展示展演等活動。
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