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就提升旅游體驗建言
市區二馬路憑借其美食文化和歷史底蘊,吸引外地游客前往打卡,節假日單日客流量超5萬人次。
然而,其公共廁所數量少、指引缺失、管理滯后等問題日益顯露。日前,就二馬路“如廁難”問題,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深圳游客陳先生說起了在二馬路游玩時的問題:“二馬路的美食讓人大飽口福,但配套設施似乎有些跟不上游客需求。公共衛生間數量少、距離遠,衛生條件差,且道路上未有明確的指示牌標示衛生間位置,我們是一路走、一路問、一路找,最后兜兜轉轉才找到了二馬路后半段附近的一間公共衛生間。”![]()
二馬路全程僅有海陸豐中心縣委(舊址)附近的公共衛生間才設有標示牌,且該公共衛生間在巷子里面,很難引起游客注意。除了公共衛生間少、距離遠和衛生管理不到位外,沒有配套母嬰室也是部分游客“吐槽”的地方。“我們的孩子還小,公共衛生間沒有配套母嬰室,給小孩換尿布、喂奶都不方便,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科學增加相應的配套設施。”游客陳女士對記者說。“別說外地人了,像我這樣一個在附近居住多年的本地人,都不知道公共衛生間的具體位置。要是大人還好,起碼能夠‘忍一忍’,可小孩就麻煩了,實在憋不住,有個別游客或者市民只能讓小朋友‘就地解決’,雖然很不文明,但確實是無奈之舉啊!”二馬路附近的一位居民說。“節假日的時候,詢問公共衛生間位置的游客很多。進了店,第一件事就是問我們這里有沒有衛生間。像有些商戶是沒有設置衛生間的,游客一聽,立馬就轉身走人了。”一商戶說。而在公共衛生間附近的商戶說:“在高峰期,我經常看到很多人在公共衛生間外排隊,男廁所還好,女廁所幾乎是大排長龍了。”對于商戶店鋪內有廁所的免費提供給游客使用問題,一位商戶這樣說:“偶爾一兩個人還好,多了就不行了,一來二去的,久了也不是辦法,畢竟出入的人多了,或多或少影響大家做生意的。”此外,也有市民表示,因為找不到衛生間,只能在附近商家購買物品并提出借用洗手間的需求。“畢竟人家是做生意的,我們借用人家洗手間挺不好意思的,只能在店里購買點商品,再去借用洗手間。”市民楊女士調侃道:“這樣上廁所,需要一定成本。”二馬路全長約1.7公里。在實地探訪中,記者嘗試使用手機導航搜索二馬路全段的公共衛生間,結果顯示,僅位于海陸豐中心縣委(舊址)附近的公共衛生間(二馬路90號)有被導航標識。![]()
手機APP顯示二馬路全程僅有一個被標識的公共衛生間。記者在二馬路幾經尋找和詢問才得知,二馬路的汕尾大道南至文明路段,僅有個別商戶及城區黨群服務中心有對外提供衛生間;文明路至海濱大道中路段,分別在榮泰市場內二樓、東漁市場內以及海陸豐中心縣委(舊址)附近各有1處公共衛生間,這3處位置距離間隔約100米。附近的市民還說,以前曾在假期設置過臨時的公共衛生間,因為是臨時的,衛生條件也較差,目前已撤銷。
值得注意的是,城區黨群服務中心、榮泰市場、東漁市場的衛生間僅在工作或對外營業時間才開放,開放時間段在白天,晚上基本處在關閉狀態。然而,二馬路人流量高峰期則是在晚上8時后至凌晨2時。換言之,在二馬路,唯一一個24小時對外的公廁是位于海陸豐中心縣委(舊址)附近的公共衛生間。記者還在現場進行實測,在夜間時,如果游客、市民處于汕尾大道南至文明路段,在明確知道海陸豐中心縣委(舊址)附近的公共衛生間位置的前提下,正常步行到公共衛生間大約需耗時13分鐘左右。但在不清楚位置、沒有明顯標識的情況下,市民游客尋找衛生間的時間則大大增加。![]()
二馬路唯一一個24小時對外的公共衛生間(中共海陸豐中心縣委舊址附近)。
“智慧+共享”破解困局
市政協委員高波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建議在主街中段新增3至4座裝配式智能公廁,利用邊角地建設“隱形公廁”,并同步增設母嬰室和AED設備。針對商戶廁所資源,可對開放廁所的商家給予每月300元水電補貼和信用積分獎勵,同時建立“共享廁所電子地圖”,接入高德、騰訊等導航平臺。在智慧化管理方面,可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廁位使用和空氣質量,在街頭大屏顯示排隊情況,并開通“汕尾文旅”公眾號實時查詢功能。在創新運維機制上,建議引入專業公司運營,探索廣告位置換等“以商養廁”模式,高峰時段實行“15分鐘保潔法”,并在節假日增配應急移動廁所。一座城市的溫度,往往藏于細節之中。當興致勃勃前來游玩的游客因“如廁難”而皺眉時,城市形象便悄然蒙塵。破解二馬路“如廁難”,不僅關乎民生體驗,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唯有以“繡花功夫”推進“廁所革命”,方能在方寸之間彰顯文明,讓網紅街區的“流量”真正轉化為城市發展的“留量”。記者觀察:
小廁所折射大民生
二馬路的“如廁難”暴露城市治理三重短板:規劃前瞻性不足,未預判網紅街區客流量爆發式增長;部門協同低效,城管、文旅、街道未形成管理合力;響應速度滯后,市民多年反饋未獲根本解決。臨近清明、“五一”假期旅游高峰,臨時公廁投放、商戶廁所開放等應急措施亟待啟動。長遠來看,需將公廁納入城市“微基建”規劃,建立“平急兩用”服務體系。從廈門中山路到西安回民街,國內知名美食街均以精細化服務贏得口碑。汕尾二馬路正處“網紅”變“長紅”的關鍵期,唯有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方能讓“人間煙火氣”持續升騰。記者:張文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