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臨近,春耕生產與祭祀活動交織疊加,當下正值森林防火的關鍵期。可塘鎮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造“責任鏈+智慧網+群防治”三維防控體系,以黨建引領凝聚合力、科技賦能智慧防控、全民動員筑牢防線,構筑起立體化森林防火屏障,守護綠水青山生態本底。

◆堅持“防患未然、守土盡責”理念,將森林防滅火作為檢驗基層治理能力的“試金石”。一是指揮體系扁平化。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總指揮的防火指揮部,構建“1個鎮級指揮部+22個村級作戰單元+44個山頭網格”組織架構,制定《清明期間森林防滅火專項行動方案》,召開專題部署會7場,開展防火應急演練3次。二是責任鏈條精細化。實行“三包三查”工作機制(鎮領導包片查履職、村干部包山查火源、護林員包點查隱患),設立14個固定卡口、31個流動巡查點,累計投入350余人次,查驗入山人員7700余人次,查扣火種380余件。三是督導問責常態化。由鎮紀委牽頭成立專項督查組,每日突擊檢查卡口值守、火源管控及物資儲備情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責任“不斷檔”、防控“無死角”。


◆實施“線上+線下”雙軌宣傳,凝聚全民防火共識。一是線上矩陣造聲勢。通過微信公眾號、村民群等平臺高頻推送防火警示案例、文明祭掃倡議書及《禁火令》,累計覆蓋群眾超5000人次,形成“指尖上的防火課堂”。二是線下行動接地氣。組建“黨員+網格員+志愿者”聯心宣傳隊,開展“敲門行動”入戶講解防火法規,發放宣傳單7000余份;利用流動宣傳車、鄉村大喇叭循環播放防火順口溜,懸掛橫幅40余條,營造“防火人人知、違規人人管”的濃厚氛圍。三是服務引導樹新風。在公墓入口設置“鮮花換紙錢”服務點,設置鮮花售賣點,用鮮花替代焚祭用品,同步推廣網絡祭祀平臺,推動群眾從“被動防”向“主動守”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