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新一期汕尾市“品清湖論壇”,聚焦智能制造賦能產業興市暨廣東工業大學科技成果對接主題,通過政府搭臺、校企“唱戲”的合作模式,推動技術供需精準對接,現場成功促成3項重要合作,以科技創新驅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速構建汕尾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市招商中心會場內,陳列著近年來汕尾科技產業加速發展的部分專利產品及相關成果。論壇會場設在市招商中心。步入會場,四周圖文并茂的展板整齊排列,筑起科技長廊,集中呈現了廣東工業大學60余項科技成果。論壇開始前,不少與會人士在展板前駐足觀看、了解、討論,“海洋能源裝備雙激光鍛造機器人”“精密微納三維測量技術”等科技成果引發熱議。本次論壇現場達成3項重要合作:廣東工業大學智慧醫療創新技術中心與深汕中心醫院簽署首批8項醫工融合研發課題,涵蓋智慧醫療數據治理、人工智能麻醉蘇醒系統、新生兒全自動換血機等前沿領域;汕尾廣工大創新院分別與黃羌鎮政府共建金針菜光生物實驗室,與龍豐智能科技聯合研發珠寶加工智能裝備,標志著科技創新正深度融入醫療健康、現代農業和傳統制造業。論壇期間,6個科研團隊進行了科技成果展示和項目推介。智慧醫療技術創新中心展示的精準診療設備、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研發的電子聽診器等產品,生動演繹著實驗室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路徑。陳云鋒、杜義賢等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主題的專題報告,勾勒出智能制造發展的多維圖景。“當前,我們正在加快構建具有汕尾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延奎表示,汕尾錨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產業“互促雙強”,將一如既往當好服務校地、企業的“店小二”。據了解,汕尾目前已建成紅海灣實驗室等4個省級科創平臺,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存量同比增長26.1%,“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等市級項目穩步推進。汕尾將與廣東工業大學攜手,將汕尾廣工大創新院打造成校地合作新樣板。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魯仁全表示,廣東工業大學與汕尾合作成果顯著,此次論壇集中展示的 60 余項技術成果,涵蓋智慧醫療、綠色化工等領域,將精準對接汕尾產業升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