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糾紛引發的血案,
他開始了24年的逃亡。
此后,
他隱姓埋名,躲躲藏藏,
吃一碗家鄉的魚粉都成了奢望......
![]()
1995年,家住在北湖區魯塘鎮上魯塘村的何某仁在村上的煤礦務工,當時,何某仁的哥哥跟何某徠同在鎮上各開了一家煤礦,因煤礦問題,4月22日,兩家發生嚴重糾紛,何某仁的哥哥被何某徠打傷。
何某仁回家見哥哥被人打傷,當晚9點,便伙同他人來到何某徠家上門理論。過程中,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何某仁沖動下拿起自己隨身帶的一根長木棒,打向何某徠頭部,連續多次重擊導致其當場死亡,何某徠妻子上前阻止也被打傷。
案發后,何某仁火速逃離現場,不見蹤跡。隨后,北湖分局立案偵查,何某仁被依法上網追逃。
至此隱姓埋名不出遠門
在逃的何某仁成了民警一直以來的一樁“心病”,云劍行動后,警方多地聯動,終于查到了何某仁在廣東省汕尾陸豐市潭西鎮某村的線索,10月4日民警連夜趕到該村,進一步調查何某仁的具體落腳點。
由于該地環境特殊,對外來人員極為敏感,民警只能每天深夜進村調查,凌晨6點又在村口蹲點守候。經過一段時間晝伏夜出的蹲點守候,民警終于發現何某仁的身影,并摸清了何某的生活軌跡。原來,何某仁早在該地與人結婚生子,由于村里工作機會較少,每天6點左右何某仁都會準時出門去鎮上務工。
10月13日,在連續蹲守近半個月,民警決定是時候“收網”。早上6時許,何某仁準時騎著電動摩托車出門務工,民警一路跟隨,一個小時后,在潭西鎮一集市人少處,民警上前將其抓獲。
![]()
一開始靠撿廢品為生
經了解,何某仁出逃后,一開始以撿廢品為生,四處流浪逃命,為了生活他來到廣東省汕尾陸豐市潭西鎮某村一工地務工。
后來,同村的一家沒有男丁的人家相中了他,希望招他入贅。何某仁滿口答應,從此,他便隱姓埋名,徹底改頭換面,結婚生子在村里住了下來。
期間,其妻子對何某仁的身份也有所懷疑,因為何某仁從來不帶妻子出遠門,對自己過去的事情以及親友,都很少提及。但隨著日子一長,見何某仁踏實過日子,妻子也打消了顧慮。
思鄉從一碗魚粉開始
為了躲避警方的抓捕,這24年來,何某仁不敢回家,也不敢跟家人聯系,只能在村子附近兜兜轉轉,連朋友都沒有幾個,更別說謀個好發展。原本是家中受父母兄長寵愛的小弟,誰想因為一時沖動,導致了今時落魄的模樣。
更令人唏噓的是,在他逃亡期間,其父母陸續去世,不能在父母膝下盡孝,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
當何某仁被押回郴州時,民警問他晚飯想吃點什么,何某仁嘴里一直念叨著:“想吃魚粉!”吃一碗魚粉,本該是一件多么簡單而又微小的事,但對何某仁而言卻成了他思念家鄉24年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