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市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十六):全面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筑牢裂變發展新前提
在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全面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五年工作目標,推進平安陸豐建設、強化基層治理能力、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為我市筑牢“裂變”發展的新前提。請看詳細內容。
推進平安陸豐建設。縱深推進禁毒工作,持續保持對涉毒違法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鞏固禁毒整治成果,爭創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加強社會面管控,持續深入開展“1+N”專項打擊行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加大對“兩搶一盜”、 涉黃、涉賭、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持續凈化社會治安環境。健全完善整治走私經營“洋垃圾”長效機制,防止“洋垃圾”死灰復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對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筑施工、水上交通、食品藥品等安全事故易發領域的排查整治,堅決防范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筑牢海防線,抓好打擊走私販私工作,維護沿海繁榮穩定。開展非法集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強化基層治理能力。持續深化創新城鄉社區治理示范試點工作,以“黨建+”為引領,進一步完善橫向鎮村組三級智慧化管理架構、縱向“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的“田字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加強農村紀檢監察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監督作用。以“民情地圖”平臺為載體,以聯勤指揮中心為樞紐,充分發揮全市網格聯防隊員在禁毒、打擊制假售假、消防安全、防災減災、社會治安等工作的重要作用,滾動排查化解社會矛盾,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領域、重點利益訴求群體的突出矛盾,筑牢基層社會治理防控網,勇當基層現代化治理示范。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制定實施國企國資改革行動方案,加快“僵尸企業”出清重組,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組建一批有實力、有效益的國有企業。加強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統籌銜接,完善預算績效管理考核,推進現代財稅體制改革。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推進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等改革,提升“八個便利化”水平。加快“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加快實現“六個通辦”。精簡優化各類證明材料,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全面建成“無證明城市”。當好金牌“店小二”,及時解決企業難題,擴大企業產能,迅速為經濟增長作貢獻。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以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縣市為總抓手,積極引導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現代產業發展,加快新型產業鏈戰略性布局,爭當“雙碳”先鋒城市。持續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推進園區工業用地“標準地”建設。強化“四長制”、河湖長制,加大“散亂污”場所、排水口、涉河違法建設整治力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與生態旅游、休閑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落實林長制,嚴厲打擊破壞山體行為,加大高質量水源林建設和沿海防護林提質改造力度。強化烏坎河和東溪河流域污染攻堅治理,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禁止露天焚燒秸桿等煙塵污染,強制項目建設工地設置出場降塵設施,提高空氣質量。精準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和安全利用,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管控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抓好醫療廢物廢水管理,加快推進陸豐三甲地區五金工業園和星都循環產業園建設。
?
來源:陸豐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