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自衛反擊與偉大勝利
1945年8月,日軍投降,國民黨軍立即進攻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部隊,殺害海豐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吳棣伍,意圖奪取勝利果實。
1946年11月,中共廣東區委決定恢復武裝斗爭,吳江武裝小組來大安峒籌備建立武裝隊伍。
1947年1月成立海陸豐人民自衛隊,藍訓材任隊長,吳江任副隊長。同年4月,人民自衛隊于陶河鎮埔仔村外俘虜六區地方惡霸田賦處主任,打響建隊后第一槍,震動全縣,揭開海陸豐農民運動的新序幕。接著乘機發動群眾進行借糧斗爭,減租減息,反征糧、征兵、征稅,群眾隊伍不斷擴大。
1948年12月,海陸豐人民自衛隊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的兩個團,分別駐海豐、陸豐。
1949年7月,東江第一支隊奉命配合粵贛湘邊縱隊主力三團作戰,分別于7月11日和7月14日解放海豐縣城和陸豐縣城。7月25日,林平司令員命令第一支隊新一營和粵贛湘邊縱隊三團集中在黃羌羅輋整訓。國民黨鐘鐵肩部糾集了敵一九六師一個美式武器裝備營及其保安營共600多人,分兩路進攻。縱隊主力采用敵后包圍的戰術,從8月5日至7日凌晨,在坑尾頭、坳下崠、前子崠、高排崠、得牛坪崠30公里的狹長地帶展開反擊,此役殲敵350人,并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
英勇的海陸豐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長期而艱難的革命斗爭,終于贏得1949年11月海陸豐解放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