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救黨軍轉戰粵湘贛(1927年7月)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支農民自衛軍,誕生于1925年。當時正處一次東征時期,農民自衛軍在戰斗中格外英勇,連戰連捷。而它的領導人吳振民更是敢打必勝,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五”反革命政變。時局突變,東江各縣的革命斗爭失去廣東區委的領導,革命形勢急轉而下。后來,中共海陸豐地委領導下另組中共東江特別委員會,“負責指揮全東江黨務、政治軍事”等各項工作。而擁有出色軍事領導才能的吳振民則被任命為軍事委員,主導特委的軍事部署工作。
中共東江委員會成立了救黨委員會,并把4000多名農民自衛軍改編為農工救黨軍,任命吳振民為總指揮。5月1日凌晨,中共東江特委領導發起了第一次武裝起義。吳振民率領農工救黨軍在海豐縣襲擊了海豐縣公署,繳獲警察的大批槍支彈藥,成功占領了海豐縣城。但后來國民黨派出反動武裝瘋狂反撲,從兩面夾擊,為保存實力部隊最后不得不撤往山區。
然而,共產黨人的戰斗力量未曾熄滅。5月,吳振民帶領農工救黨軍從海陸豐出發。他們從廣東到江西,再到湖南,一路上不斷接收新的武裝力量,在行軍途中幫助當地的群眾展開斗爭,突破層層障礙,輾轉來到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的汝城。周恩來一直關注這支前往武漢的隊伍,此時武漢的形勢已惡化。為了保護這支革命隊伍,農工救黨軍遵照周恩來的指示,停留汝城,并參與了當地的武裝暴動,當晚就占領了縣城。而后根據中央軍事部指示,將東江農軍與汝城等地農軍合編成一個師,即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