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鏡兵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鄉村學校自城鎮化建設以來,走向了兩個極端:一是生源越來越少;二是學校越來越漂亮,教學設備越來越齊全,教師待遇越來越好。
第一個極端是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所引起的;第二個極端可以反映出國家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出了大力氣,同時積極支持農村學校的發展。
許多人都認為農村學校的最好出路就是撤并或撤銷。其實,這是片面性的,也是極端性的。因為城鎮化不可能把所有農村人變成城市人,畢竟還需要一部分人留在農村,那么農村學校就有存在的現實性與必要性。第二,城鎮化不可能無限度擴大,農村的發展是遲早的事。如果放棄農村學校,不但對農村孩子是一種傷害,更重要的是一旦發展戰略轉移,將要化大力氣重新打造農村學校,到時候,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第三,城鎮化建設中的“鎮”,必須與農村為基礎,如果僅有一“鎮”,沒有廣大的農村,“鎮”的建設也就不能說完美了。再說,農村振興是國家重大戰略,農村學校是農村振興的重大一環。無論生源多少,只要群眾需要,就有存在的價值!
總之,農村學校的出路還是扎實開展教育教育活動,努力把每一位農村孩子教育成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