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0日起一連幾天,我市各地普降大雨或暴雨,局地還下起大暴雨,給我市防汛抗澇工作帶來挑戰。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提前進行部署,領導靠前指揮,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和保障工作,把這場強降雨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打好一場防強降雨的“主動仗”。
據氣象監測顯示,5月10日20時至13日8時,我市出現持續性強降水,其中南部沿海局部出現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149毫米,最大累積雨量出現在紅海灣開發區遮浪街道,為611毫米。全市113個測站中,有94個站錄得100毫米以上降水,有6個站錄得250毫米以上降水。截至13日14時,全市共轉移人員7322人,無接報人員因災傷亡情況,全市社會面平穩有序。
市城區
連日來,市城區積極組織各鎮(街)干部、志愿者、網格員等工作人員下沉一線,嚴格落實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措施,有力有序做好各項防汛度汛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5月13日,我市城管工作人員在市區二馬路內澇點清理疏通下水口。
?
該區四套班子領導成員到分片駐點靠前指揮。各鎮(街)、社區充分利用新媒體、微信等平臺及時推送天氣預報、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確保第一時間把預警信息通知到村、到戶、到人。同時,各部門組成巡查隊伍深入水庫、易澇點、地質災害點等重點場所進行實地檢查,詳細了解防汛救災準備工作情況,設立安全警示標志,組織村(社區)干部對易發生自然災害點、危房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涉險人群進行轉移,全面消除風險隱患。該區城管局出動人員對市區蓮塘街、城內路、文明路與二馬路交叉路口等頻發內澇風險點進行全面排查,共檢查了156座雨水口,并安排專人值守。同時,在內澇點放置了6部排水泵、3部發電機、1臺抽排水車、2部專用運輸車輛,以及井蓋安全防護欄、安全標識、手電筒、雨衣等應急保障物資一批。
截至5月13日21時,該區投入各類應急救援隊伍110支共2269人,安全轉移群眾1679人,出動12398人次開展重點區域隱患排查和轉移人員工作。
陸豐市
連日來,陸豐市把防御強降雨工作作為當前重要任務抓緊抓實,該市領導班子全部成員下沉到受災區域,深入掛點鄉鎮調度指揮,各地各部門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將強降雨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截至5月13日16時,陸豐市平均面雨量219毫米,最大累計雨量為甲東鎮371毫米,全市無人員傷亡,無公路塌方,未發生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強降雨期間全市共轉移群眾1847人,全市因暴雨受浸農田共計35979畝。
為切實做好防御強降雨工作,該市壓緊壓實責任,把防汛各項工作做足做細,成立多個檢查組,分片督導檢查轄區各地及138宗大中小型水庫的防汛搶險工作落實情況。
據介紹,為強化應急準備,確保指揮統一得力,該市建立由武警、武裝、消防、應急救援、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組成的各類各級防汛搶險救援隊伍464支9148人;統籌防汛搶險救援物資包括沖鋒舟11艘、救援車輛66輛、橡皮舟37艘、編織袋112700個、土工布(膜)5100平方米、救生衣(圈)1435個、搶險機械設備25臺。
截至5月13日12時,該市出動搶險救援隊伍203支共計2714人次;投入防汛搶險救援編織袋35350個、土工布(膜)100平方米、救生衣458件、救生圈468件、搶險機械設備6臺、救援車輛3輛;緊急轉移1847名群眾到安全地帶,投入鎮、村、三防成員單位力量6885人(次),排查河道、水庫、水閘、堤防、內澇點、地質災害點、山洪災害點、在建工程隱患等共計1615處。
目前,該市廣大干部群眾及防汛搶險救援隊伍仍奮戰在抗擊強降雨一線,同時按照省、汕尾市防御強降雨工作調度會部署,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毫不松懈做好此次防御強降雨后期工作。民政部門對受災群眾開展救助幫扶;交通、供電、水利部門對轄區內的水利工程、供電、供水設施開展巡查修復;農業部門派出技術人員對全市受浸農田開展排澇、補種工作,減少農民財產損失;衛生部門開展災后消殺工作,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海豐縣
連日來,海豐縣廣大黨員干部貫徹落實我市部署要求,以最嚴態度、最實措施排查風險隱患、轉移危險區域人員、備足應急物資、強化應急演練,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
截至目前,海豐縣北片黃羌、公平、平東三鎮降雨量最大, 5月13日15時41分,三鎮暴雨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
面對汛情,海豐縣、鎮兩級黨政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提前研判,深入一線勸導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做到應轉盡轉。其中平東鎮出動干部、民兵、志愿者845人次,排查山塘水庫15個、在建工地2個、低洼地5個、老舊房屋75間,排查隱患25處,設立臨時安置點11個,轉移群眾49人。公平鎮出動巡查人員459人次,巡查建筑物4000余處,現場整改隱患34處;排查城市內澇易發點7個,摸排并及時處理地質災害點10個,轉移安置群眾65人。
為筑牢安全基礎,黃羌、公平、平東三鎮強化物資保障,充實了編織袋、救生衣、救生圈、雨衣雨鞋、礦泉水、面包等應急物資。同時,還通過戶外LED大屏播放、微信轉發以及鎮村兩級干部進村入戶發放資料等方式強化預警信息宣傳,提高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
為提高防汛救災能力,三鎮還開展相關實操演練。其中公平鎮在12日下午組織開展了防汛搶險轉移疏散安置演練,出動各類車輛17輛,全真模擬了險情匯報、轉移工作部署、鳴鑼示警、大喇叭播報轉移信息、水上救援等多個情景,進一步規范應急處置流程,提升基層應急救援能力。
陸河縣
連日來,陸河縣盯緊重點部位,排查風險隱患,轉移危險區域人員,嚴陣以待做好強降雨防御工作,全力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該縣組織各類搶險救援力量,成立防汛搶險救援隊114支共1766人,投入防汛搶險救援隊38支296人;備足備齊各類應急物資并前置一線,準備沖鋒舟8艘、橡皮舟27艘、編織袋61500個、土工布(膜)30平方米、救生衣(圈)1634件、搶險機械設備82臺、車輛6輛,投入救生衣(圈)30件、搶險機械設備鉤機20臺、車輛6輛、衛星電話40部、對講機552部、挖掘機49部、鏟車17輛、運輸車4輛;及時轉移危險區域人員1421人;加大對地質災害點、削坡建房點、自建房等風險隱患點的排查力度,出動人員9770人次排查隱患276處。此外,該縣還加強宣傳引導,截至目前,播放滾動字幕2080次,播放音頻102次2240條,鄉村大喇叭滾動播放信息2609次,發送手機短信60742條,投放電梯廣告67條,戶外大屏幕播放相關信息23次。同時,該縣制作宣傳視頻14個,在融媒體中心、視頻號等平臺播放4萬余次,刊發防范強降雨資訊47篇。該縣氣象臺對降雨實況、預警信號等最新氣象信息進行實時滾動通報,提高群眾避險意識。
紅海灣開發區
5月10日以來,紅海灣經濟開發區全面做好本輪強降雨防范工作。尤其在12日晚,開發區遭遇特大暴雨,遮浪街道3小時內降雨量達到320.4毫米,打破我市氣象記錄。對此,該區迅速行動,切實落實各項防范應對舉措,正面迎戰特大暴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該區未發生災情和因災人員傷亡事故。
該區各級各部門在思想上毫不松懈、行動上更加堅決,嚴格執行“三聯系”制度,156名機關干部下沉一線,337名三防責任人全部在崗在位,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嚴陣以待,確保各項強降雨防御工作落地落實。
在12日晚特大暴雨紅色預警前,該區出動3988人次,按照災前“八個再查一遍”要求,全覆蓋滾動排查全區風險隱患點,提前疏浚排水渠、小河道,及時修復塌方的農用橋,讓專人定點值守巡查地質災害隱患點、城鄉易澇點、水利工程等重點部位區域,關停2個旅游景區,要求8個在建工地停建,讓171艘國庫漁船和1670艘民生漁船進港、全體漁民上岸。同時,“一對一”提前做好387名群眾的臨災轉移準備,對存在安全隱患的217棟自建房采取停用、撤離等措施,并成立前置防汛搶險救援隊21支共400人,還聯系駐訓部隊做好支援準備,備好應急物資和生活物資。
12日21時,接到紅色暴雨預警后,該區第一時間抓好應急處置,落實“一對一”轉移責任人,對387名轉移人員進行再核查,確保群眾沒有擅自返回;應急救援隊伍、機械設備迅速出動,爭分奪秒到各個風險點位合圍攻堅,疏通溝渠、清理排水管道、清空積澇水體,迅速消除內澇風險隱患。此外,該區安排專人時刻緊盯山塘水庫涵閘,根據汛情及時開閘排水,確保不超過限汛水位,并以最快速度將預警信息傳遞到每個村、每一戶,引導群眾主動防災避險。13日0時,雨勢轉小,各搶險小分隊迅速將所有積澇水體動態排空,水庫涵閘正常排水,被安置的群眾情緒穩定,實現“零風險、零傷亡、少損失”,社會面平穩有序。
?
華僑管理區
近日,華僑管理區三防指揮部超前謀劃、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強降雨防御各項工作,切實打好防汛抗汛“主動仗”。
該區13支應急救援隊伍共138人全部就位,各類救援物資裝備及時前置到各個可能發生災害的地點,確保發生險情能第一時間救援到位。截至5月13日12時,全區共轉移危險區域群眾70戶120人。全區共前置沖鋒舟3艘、編織袋8500個、彩條布50平方米、救生衣(圈)85件、搶險機械設備6臺、車輛2輛、衛星電話3部。該區消防、應急救援隊伍前置防汛搶險救援隊10支共83人;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前置防汛搶險救援隊3支共55人;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前置防汛搶險救援隊4支共30人 。該區還組織人員到重要區域排查安全隱患,出動人員259人次,投入車輛31輛次,排查轄區小二型水庫1宗、小河流2條、蓄水陂頭24個、危化企業4家、建筑工地4處、危舊房70戶、主干道2條,積極消除安全隱患。
同時,該區三防辦派出4個督導組,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僑區各地暗訪檢查防汛工作情況,并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形成清單,不留情面督促整改,確保防汛措施不出疏漏,切實打通工作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為加強風險預警,全力提升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應對技能,該區各地各單位通過各媒體平臺載體推送氣象信息和防御提醒,以最快速度將相關信息傳遞到每一戶、每個人,確保群眾第一時間了解天氣情況,全面提升災害防御意識,及時做好應對準備。截至目前,該區鄉村大喇叭滾動播放消息1165次,發送手機短信2982條,2個戶外大屏幕24小時滾動播放相關信息,本地公眾號、網站平臺推送預警信息4篇。
?
編輯:鐘一通
實習編輯:林希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