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汕尾教育。這份愛源于1996年畢業時的一紙求職信和一封接收函。這是一次美麗邂逅,從此我和汕尾教育結緣。不知不覺中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已深深地愛上了汕尾這片熱土和教育這份事業。
我愛汕尾教育。我的教育生涯是在汕尾市城區馬宮街道長沙管區長沙中學開始的。想當年,學校里除了教室不長草其他地方都是雜草叢生。就是現在,長沙的環境也和市區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面對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不少同事進校不久便難以忍受,想方設法陸續調離。而我卻沒有一點離開的想法,甚至連進城的想法也沒有,毅然選擇堅守在農村,與寂寞牽手同行。在那股驅使我留下來一干就是一輩子的力量源里,就是熱愛教育、奉獻汕尾的執著信念。班主任期間,我家訪的足跡開始延伸到鄉村每一個角落,家訪的身影留在每一個學生的家里。我與家長談孩子、拉家常、聊未來......因為熱愛,因為信任,我與家長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從此,家校溝通無極限,家校合作無漏洞。每年正月的開丁茶、冬至的大粒丸,我都是滿腹而歸。每一碗都盛滿了鄉親們濃濃親情。
我愛汕尾教育。記得讀師范時,我也曾用浪漫的情懷去設計美好的未來,用火一樣的熱情去描繪絢麗的事業,可當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我切實體會到了教師平凡而煩瑣的生活,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和巨大的壓力。我苦惱、迷茫、動搖,但領導的諄諄教誨激勵著我,周圍同事們的工作精神感化著我,一位近60歲的蔣義兵老師案頭的一句“生命的意義遠不止于功利”震撼著我......那是一段令我終生難忘的往事,那是一段令我刻骨銘心的記憶,那是對我靈魂深處的最嚴厲的觸及。而今,我諦聽著自己踩踏的足音,搖搖晃晃地在這條路上已走了二十多年,我被自己周圍的人感動著:我喜歡走在路上,聽孩子們遠遠地叫我“老師好”;我喜歡坐在案前,拆啟一個個裝滿祝愿的信封;我喜歡登上講臺,看臺下幾十雙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歡拿起粉筆,為年輕的航船導航……我可以改造人群,幫他們開啟智慧之門,幫他們點燃理想之燈,而他們也在影響著我,他們豐富著我的生活,他們美麗著我的人生…… 當在教師的節日里,我收到學生們給我的一支花,一張賀卡;當在中秋團圓的日子里,接到學生打來的電話,發來的短信;當在靜靜的夜里,讀著這樣的話“老師,您是我們永遠的老師和朋友。請您相信,即使參天大樹也忘不了細細根須;即使浩蕩大海也會銘記那小小源泉”;當在一個清晨,我聽到學生說“我錯了”;當在一個黃昏,我聽到學生說“我會努力”......那真的是一種幸福。雖然,曾在休息的時間里,和他們一遍一遍地交談;雖然,曾在烈日炎炎的日子里,去走遍每一個家庭;雖然,曾在沒人的夜里,讓自己淚流滿面…… 孩子們個個淳樸、真誠。是他們陪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周末。爬山、釣魚、摘果、野炊......節目豐富且富有鄉土氣息。現在,偶爾出差,只要一聯系,方圓百里都會想方設法抽出時間聚聚,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聊工作、談生活,不亦樂乎。
我愛汕尾教育。不分天南海北,身邊的同事對我都是非常寬容、大度、和氣。一起備課、一塊做項目,一起成長,一起瘋狂......一起的同事分分合合,但不管多久沒見面,見面還是兄弟姐妹,見面依然痛痛快快,大碗喝酒,大口吃飯。不管你來自汕尾本地,還是來自西北邊陲,汕尾都是我們的家,汕尾教育就是我們的共同的事業。舒適融洽的氛圍,讓我們在工作中感受友愛,在友愛中忠誠教育。
我愛汕尾教育。現在的黑板已經不是過去意義的黑板了,現在老師手中的筆也不再是過去的粉筆,現在教師的待遇和過去也不是同日而語了....汕尾的教育環境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黑板和多媒體電教平臺已經成為過去,直通網路的職能交互平臺正在課堂上縱橫馳騁,成為教與學的重要手段。各級各類的培訓讓老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時俱進,一起助推汕尾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緊緊擁抱教育,教師在課堂上更加揮灑自如。
我愛汕尾教育。汕尾教育成就了我的人生,我的人生也奉獻給了我熱愛的汕尾教育。我家里珍藏著幾十本各級組織頒發的榮譽證書,有衛生部頒發的、廣東省教育廳頒發的,有汕尾市教育局頒發的,有城區教育局頒發的,有民盟城區總支頒發的......一本本閃光的榮譽證書,記錄著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的執著追求,詮釋著一名普通教師的忠誠擔當。
我愛汕尾教育。當老師要守得住清貧,做事業要耐得住寂寞。這,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修煉。我愿守住清貧,我愿耐住寂寞,一生堅守汕尾,一世鐘愛教育。
我愛汕尾教育
我愛汕尾教育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汕尾傳媒網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ssgyh.cn/portal/article/index/id/24371/cid/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