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快回
陸豐市甲東中學 梁漢標
“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從城市車站里的廁所衛生環境就可以知道了?!?/p>
這些年我也去過了一些城市,感覺這話似乎言之有理。就想把這句話引用到學校來,想知道一個學校的整體素質,是不是從這個學校的廁所就可以知道了?當然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評判標準是不可能成立的。視察學校工作的上級領導應該不會走進學校的廁所,又怎會有學校的校長愿意帶上級領導去看看學校的廁所呢?
記得學期初的班會課上,七年級的新生在討論后,有很多學生都不約而同的提出了學校的學生公共廁所的衛生不好,讓他們感到很不自在。對于學生提出的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也就成小了。暑假的時候,學校已經動工在蓋多一個廁所,聽說蓋的很不錯,是鎮上多所學校里耗資最大的學生廁所。
我在操場散步時剛好遇見了廁所施工負責人的助理員,跟年輕的助理員閑聊了幾句后。便調侃他現在管理的可是我們鎮上最豪華的學校廁所的建設工作,責任非常重大。他也倒是回答的干脆——這廁所的隔間連門都不裝,瓷磚貼的再多再好看,也不會讓人滿意,特別是學生。
這話一聽,就知道助理員也是剛從學生身份走過來不久。是呀,廁所隔間不裝門,對中學生來說,的確不適合。
“那怎么不加門呢?”
“這圖紙怎么設計的,我們施工的就怎么建?”
原來是圖紙的責任呀?也難怪,圖紙是不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想這個問題的,更何況是一個很難擺上臺面來說的廁所圖紙。看到宣傳欄上的一句“學校是我家,衛生靠大家。”有誰家的廁所不裝門呢?也真難為這群孩子了。孩子們,這個事不打緊,來學校最重要的是學習,不是上廁所!還是多用點時間認真學習,學習始終是學生的第一任務。你們完成好了第一任務才是當務之急,至于人有三急這事在學業上還談不上急,好鋼得用在鋼刃上,精神得全放在課本上,不能總想著廁所滿不滿意。
而教師的第一任務呢?總不是成天跟學生討論廁所吧!
學校的任務呢?是多蓋幾個廁所,樹多幾個宣傳欄?
社會的任務呢?是多捐幾棟教學樓嗎?
今天的社會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缺乏物質,缺乏人才,缺乏思想,教育也缺少投入?,F在我們強大的祖國,對教育已經加大了投入。不管是經費還是人力,每個地方都有了很多“鐵”。
現在是怎么把鐵打成鋼,再怎么把鋼用在刀刃上?
這些年,我們都有目共睹,學校有了很多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室亮了、教學樓新了、球場鮮艷了,包括剛才說到的廁所都與豪華沾上邊了。還有教師的工資也提高了,學生的補助也多了。生活在汕尾這邊片紅色土地上,現在已經沒感覺到與外面的城市有多遠的距離?這是值得我們汕尾人民驕傲的。而在驕傲的同時,也有一個問題要讓所有人去重視的,我們的教育真的是讓人滿意了嗎?
學生的成績讓我們滿意了沒有,讓家長滿意了沒有?學生的綜合素質,都達到要求了嗎?
我一直在農村教學,很欣慰的是看到生活在農村里的孩子們基本都有著一份純真與樸素,他們的綜合素質也許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是他們都是善良的、活潑的好孩子。他們有時會叛逆不聽話,他們還時常的搗亂惹是生非,他們還時不時就把老師氣的不想上課。但是只要看到他們的善良純真,知道他們還是能夠明辨是非,發現他們會知錯能改。
這就足以讓人感到我們的教育是充滿希望的。遺憾的是農村里孩子成績總體還是上不去。還有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對教育有一些不滿。我這個井底之蛙的教師的眼光是有限的。只能時常的跟自己說,做老師的,第一任務還是得放在教學上!你站在講臺上,或許坐在椅子上的孩子有一些不聽話,或許工作上會遇到這個不滿意,那個不稱心,但是我總得擺好心態,不能看錯了方向。
講臺上的教師第一神圣任務是傳授知識。
以前讀書的時候聽老師說過——你站在課堂的講臺上,哪怕是國家主席來了,都不能影響你上課。
這話讓我們這群還沒踏出校園的年輕人瞬間感覺能量十足。不過現在知道原來從椅子上換到講臺上去,這份能量就可能會不足了,所以自己還是得不斷的充電,充多點電才能在講臺上與學生們“斗智斗勇”。
偶爾幾個逃兵來一句——“報告老師,我可以去一下廁所嗎?”
“快去快回。”
當我們的學校連學生上廁所的小事都在關心的時候,我想我們汕尾的教育就真的可以有一份滿意的答卷了。當學生真正把學校當家的時候,當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也都把學校當家的時候,我們汕尾的教育就真的走上了文明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