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高為師,身正為范
我是一名數學教師,多年未曾寫文章,文思早已枯竭,但看到這篇征文啟事,我心里總有稍許感慨,故硬著頭皮寫下我踐行教師的平凡點滴。
“藝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十八年前我就讀于湖南理工學院時鐫刻于校園的八字箴言,生性并不聰明的我為此琢磨和踐行了十八年。
四年的大學生活,我對這八字的理解僅僅止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得要有一桶水。于是乎,我在大學期間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把專業基礎打的比較扎實。
2005年6月畢業后來到了海豐縣仁榮中學執教。至今記得第一次踏上三尺杏壇的樣子,我自信、熱情、富有激情的自我介紹:“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創新,”—這是仁榮中學的校訓,而我就姓易名創求,今后跟大家一起學習數學。。。。。。在由學生轉為教師的前兩年,我都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認真備課,多向同行請教,尤其是向兩位退休還在仁榮發揮余光和余熱的老教師劉允求和梅昌倫請教,常利用我沒課的時間去聽他們的課,盡量使自己有一桶水。
直至有一天我晚自習值班,高一(2)班的一位學生郭澤源在晚自習期間說話,我制止并把他叫來辦公室批評了一頓,在我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接下來發生的事讓我和班主任都措手不及。因為該生有狂躁癥,被我批評之后第二天就請假回家,回家后行為舉止一反平常。像是在對家長發泄什么。。。。。。
當然接下來我和班主任馬上家訪去開導他。這件事對于剛畢業兩年的我感觸很大,也因此對這八字箴言有了重新的認識:為人師者,除了傳道、授業、解惑還得有良好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得時刻關注學生心理情緒的變化,所以學校有專人專管的心理輔導室是有必要的。
由于個人原因,2010年7月我辭職離開了仁榮中學,參加海豐縣教育局公開招聘教師考試,以數學科總分第一名順了通過考試,抽簽到了赤石中學。說實話當我從云嶺車站坐上去赤石的專線中巴車,一路上我都在看時間心理一直在說“怎么還沒到,怎么還沒到……”用了一個小時10分鐘才到達目的地,我的內心是崩潰的,眼淚不爭氣的流下來,人生地不熟,一個連海豐話都聽不懂的我簡直就是挑戰。秉著踐行“藝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箴言我堅持了下來。與一群淳樸的娃娃們過了四個春夏秋冬。在赤石的最后一學期,一個叫王婉兒的孩子找我說:“老師,我想把數學趕上來,你能否幫幫我?”那清澈天真無邪的眼神弄的我不好意思拒絕她。可接下來我還得像家長一樣親自送她回家。原來婉兒是個留守兒童,只有一個70多歲的老奶奶跟她日常生活,她家離學校得近50分鐘路程,一個女孩子家,,我當時初為人母,一想到為人父母的心情,擔心她的安全我堅持親自送她回家。也因此對八字箴言的踐行又多了一層:除了傳道授業解惑,良好的心理學教育學專業知識,還得有一顆把學生當成自家孩子的寬厚仁愛之心。同時也呼吁汕尾教育要多關注山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安全。
四年之后,因為小孩和家庭的原因,我又來到了教學生涯中的第三所學校—海豐縣林偉華中學,新的時代、新的地方、新的氛圍賦予了教師新的內涵,愚魯的我將在海豐這片凈土繼續琢磨和踐行“藝高為師、身正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