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www成人-999www成人免费视频-999www人成免费视频-999zyz色资源站在线观看-久久国产成人福利播放-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首頁 紅色文化 海豐南塗紅色革命史

海豐南塗紅色革命史

海豐南塗紅色革命史

赤坑南土在大多數人眼里是一個文化之鄉、魚米之鄉。然而,據《海豐縣志》和相關黨史資料記載,從大革命時期至解放戰爭時期,南土還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紅色革命史,這里不但走出了海陸豐農民運動早期領導人余創之、余國英等革命人物,還發生過大小10多次永載史冊的戰斗。尤其是創下了一次殲滅日寇9人、傷敵12人的輝煌戰例,開啟了海陸豐人民抗擊日寇的偉大序幕。

赤坑南土地處海豐縣東北部,東溪由西向東蜿蜒穿過,在其境內約有10公里的水系,東與陸豐隔溪相望,北接可塘,西南與茅湖、赤花、沙港、長隴等村相鄰,占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南土明清時期隸屬海豐縣金錫都仁和約,民國時代稱六區(青坑)南土鄉,鄉公所駐黃茹村,上世紀60年代才開始分析南土、古流、下蘭和東新等四個村委(大隊)。這里地理位置獨特,水陸交通兼備,乘舟沿東溪順流而下可至東南沿海各省,溯溪而上可達縣城、公平和長沙灣,往陸豐、可塘等地必須經過磨石渡口和海豐古代六大渡口之一的流涌渡,是東南部進入海豐的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近代以來,東江縱隊六支隊獨立第四大隊、海豐縣人民抗日救鄉隊、國民黨廣東保安2團和鐘超武所部,以及日本侵略部隊都曾經在這里駐軍。這些駐軍,有些給南土人民帶來福祉;有的卻帶來災難與夢魘。同時,也鍛造了南土人民愛憎分明、忠肝義膽和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優良品格,最終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驅逐了欺壓人民的群魔,在海陸豐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1922年起,在縣城求學的余創之、余國英、余漢存、余國強等一大批南土學子便投入到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中去,并在家鄉開始宣傳馬克主義和開展反帝反封建斗爭,播撒革命的種子。1925年廣東國民革命軍東征克服海陸豐后,海豐的農民運動又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全縣各個鄉村都相應成立農會組織,南土也在這個時候成立農民協會。到了1926年后,余娘煥(梁放)、余孝剛(江)、余國強、余創元等在家鄉南土建立了中共黨支部,發揮黨在農民運動中的領導作用,推動了南土農民運動的蓬勃發展,南土的12個自然村都有了自己的農民協會。1927年5月1日,海陸豐第一次武裝起義勝利后,遭到國民黨駐惠州胡謙所部的圍剿,中共東江特別委員會轉移到南土東溪口村駐扎。張善鳴、鄭志云、陳子岐等東特委領導人隱藏在農會執委余錦周(州)、余美韓(寒)家中,李國珍住流沖村余漢存家。約一個月后,李國珍從流沖渡口乘船到汕頭,取道武漢尋找彭湃同志,后參加南昌起義。

1927年9月8日,農軍攻占青坑,活捉保安隊長賴庭中,青坑區(六區)起義勝利,農會接管政權。為體現徹底革命性,青坑遂改名赤坑。赤坑的革命高潮也到達頂峰,當時僅有4萬多人口的赤坑,有2萬多人參加了農民自衛隊,占該區人口的一半,農民赤衛隊員占全縣60%以上。赤坑區蘇維埃婦女主任賴月嬋還以村為小隊,鄉為分隊,組建了400多人參加的六區紅色婦女粉槍隊,當時南土每個自然村都有5-10名青年婦女參加粉槍隊,當地人把婦女粉槍隊員稱作“自由女”,意為追求自由平等的婦女。

這時候南土人民都通通革命化了,家家戶戶參加農會組織,青年男女都加入赤衛隊,涌現了父送女、母送子,夫妻雙雙參加自衛隊的生動局面。1927年11月下旬,南土的男女赤衛隊員還參加了攻克全縣最后一個堡壘——捷勝。

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的成功創建和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令國民黨蔣介石高度震驚。1928年2月下旬起,國民黨集中五路優勢兵力,大舉進攻海陸豐及周邊縣的紅色政權。約半個月后,余漢謀所部攻占可塘區,遂派陸豐“還鄉團”余祥夫帶領一個團的兵力,妄圖通過封建宗親關系輕而易舉跨過東溪防線占領赤坑區,進而侵犯田捷遮等沿海鄉鎮。但受到南土自衛隊的拒絕,并在東溪遭到紅軍和200多名赤衛隊員的英勇狙擊而渡河不得逞,最后只得改道攻占赤坑。

1928年3月29日,國民黨反動軍隊攻陷南土后,對革命村莊實行慘無人道的殺光、燒光政策,南土鄉有近百名赤衛隊員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現在有資料可查的烈士有38名。廻龍埔村當時僅有200多人口,但被殺害的赤衛隊員就有余禮祥、余致桂、余致魁、余致頌等4人。其中,余致桂、余致魁是同胞兄弟和余致頌是堂兄弟,一座祠堂同一天設三個靈位。由于當時大多數青壯年男人都逃離了家鄉,最后給這4位烈士收集和埋葬遺體的是那些老弱病殘的婦女,整條村一片呼天搶地。南土人民把這次屠殺稱為“黨軍”入境。

鑒于當時國民黨腥風血雨的鎮壓,南土鄉的黨組織和農會組織遭到滅頂之災,余創元、余禮仁等8位中共黨員和農會骨干慘遭殺害,余國強、余志榮等共產黨員逃亡香港,南土的革命活動進入停滯狀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愛國傳統的南土人民,在海陸豐最早恢復的三個中共黨支部之一的可(塘)赤(坑)支部領導下,率先成立“青抗會”,義無反顧地扛起了抗日圖存的大旗,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0年3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領導人曾生率領部隊在可塘、赤坑一帶活動,南土人民冒著生命危險為部隊做向導、送情報,出色地完成掩護任務。到1941年,赤坑的中共黨員已由10多人發展到60多人和8個黨支部,其中南土占2個。1945年2月、4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六支隊和海豐縣人民抗日救鄉隊相繼成立,南土鄉和各村也相應成立抗日救鄉隊,而且,南土是這兩支海陸豐抗日主力的重要活動據點。

1945年3月8日,農歷正月廿四,春節的年氣還尚未消除,一支日本敵偽軍40余人,配輕機槍2挺,步槍20余支,像往常一樣大搖大擺從可塘向青坑進發,準備到各地搶掠糧食,當行至流沖渡口時,遭到南土救鄉隊會同東縱六支隊吳海大隊的迎頭痛擊。此役斃敵9名,擊傷12名,繳獲電氣船一艘,輕機2挺;我方吳海大隊中隊長鐘通和3名游擊隊、救鄉隊員犧牲。史稱“流沖戰斗”。

在這場戰斗中,我方游擊隊分兩次進行伏擊。第一次我方利用流沖村的房屋作為掩體,對正在過河的敵軍進行射擊,現在這些墻壁還留下敵軍還擊的許多彈孔痕跡。

第二次打擊的主戰場是流沖村后的一片開闊田地。當時我方投入戰斗的兵力有300多人,吳海大隊參加的指戰員7人,其他的都是當地的救鄉隊員。犧牲的中隊長鐘通在其中一個小山包居高臨下用輕機槍壓制敵人,其他各山頭都布滿救鄉隊。戰斗從上午9時一直持續到下午4時,雙發展開一場近8個小時的拉鋸戰,可見當時的場面是何等慘烈。

從1937年起,日本侵略者開始對海陸豐實施轟炸和炮擊,對民眾實行奸淫擄掠屠殺。由于國民黨實行不抵抗政策,其軍隊和民團大多也不敢和日軍短兵相接,甚至落荒而逃,更助長了日軍為所欲為、肆無忌憚的囂張氣焰。所到之處,雞不鳴,狗不吠,手無寸鐵的群眾成了砧板上的肉,任其宰割,毫無反抗。據不完全統計,從1937年到1945年3月,海豐被日軍炸死殺死的民眾有300多人。南土一戰,日軍在海陸豐不能殺、殺不得的神話從此破滅,開啟了赤坑和海陸豐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序幕。原國民黨海豐縣長、時任縣參議的陳祖貽還親筆題寫“忠勇可風”的牌匾,贈送給南土,以示褒獎。緊接著沙大、赤花、溪角山、青坑等村的革命群眾紛紛起來對日作戰。

為總結赤坑抗日經驗,擴大戰果。1945年5月初,中共赤坑區委在南土村的一間祠堂召開成立六區抗日民主政府籌備大會,無巧不成書,這間祠堂也是日軍曾經駐扎過的地方。這次會議產生了六區政府委員會,選舉曾和世為區長,余史江為副區長,蔡高為參議長,任命林興為區農會長,曾和世兼任區救鄉隊大隊長。并于同年5月中旬,在南土與茅湖村交界的新庵大草場召開有六千多人參加的六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會。中共海豐縣委書記兼東縱六支隊政委鄭重出席會議,大會聲勢浩大,群情高漲。

“流沖戰斗”勝利之后,日本軍隊對南土實施殘忍的報復多達10次,慘遭殺害的群眾超過20人,傷者數以百計,被燒毀房屋數百間,許多群眾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慘不忍睹。但日軍的暴行并沒有讓南土人民屈服,他們依然拿起土槍土炮和大刀長矛起來抗擊日軍,并支援沙港、赤花、茅湖等村抗擊日寇的斗爭。給經常駐扎在南土的抗日游擊隊站崗、放哨,提供情報和送糧送菜等后勤服務。為確??谷战涃M保障,南土人民還積極配合六區抗日民主政府在南土鄉磨石渡口設立稅務站,余能、余吉逢等同志參加了此項工作,對過往船只實行適當征收稅費,以增加抗日經費來源。

南土鄉東溪磨石渡口,從現在人看來,這里偏僻寂靜,一點不像是船只經過的地方,可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特別是民國時期,由于陸上交通不發達,從汕頭、福建泉州等沿海地區的貨物都要經過這里,才能進入海豐縣城,整條東溪可謂帆檣林立,一片繁忙景象。

抗日戰爭勝利后,在南土還上演了海陸豐版的“皖南事件”,史稱“東溪口事件”。1947年12月4日,駐海豐的國民黨軍百余人分三路突然襲擊駐扎在可塘東溪口村的海陸豐人民自衛隊的“紅星”、“芳泉”兩支武工隊。戰斗打響后,由于一時失策,沒有在天亮前指揮隊伍向靠山的北面沖出重圍,而是向東溪的方向撤出,結果在翌日渡河時,遭強敵狙擊,造成“紅星”隊指導員陳威、隊長林敬,“芳泉”隊隊長卓杰英等17位指戰員犧牲在河中。戰斗結束后,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半條東溪,南土人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把在河中的烈士遺體一具一具地打撈上岸,并作妥善安置。

如果有一種犧牲,可以換來天清地朗;如果有一種思想,可以啟發枯木吐香。那么,犧牲就會變得格外悲壯。中國革命的成功是由千千萬個南土這樣的犧牲和付出組合而成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今天,南土的紅色革命史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撰稿:余俊冰

2018年5月20日

鏈接:歷史事件和人物

一、東溪伏擊戰

一九二八年二月下旬間,國民黨反動軍隊大舉進攻海陸豐蘇區。在三月一日占據了海陸豐兩縣的縣城。大約半個月后,余漢謀匪部占據第九區——可塘區,派陸豐“還鄉團”余祥夫帶領一個團,企圖進犯第六區——武裝力量較強的赤坑區。

余祥夫很狡猾,他選擇了取道離可塘四公里的流沖渡口,直撲赤坑,以赤坑為據點進犯我捷勝、田墘、遮浪等沿海各鎮。余祥夫妄圖與南塗鄉流沖圩余姓認親,以為通過封建宗親關系,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打進赤坑。他當時寫了一封密信給南塗鄉的族長,要求他們派木船為其軍隊渡過流沖河。我們獲悉敵軍的這個意圖,早就組成了抗敵指揮部準備抗擊敵人的進犯。指揮部只有五名紅軍戰士和約二百名赤衛隊員,以裴鎮中副營長為總指揮。余祥夫滿以為通過封建氏族關系可以得逞,但他的陰謀為我們發覺,指揮部對南塗鄉的族長發出嚴重警告,如果把木船放在對面渡口接運敵人,就要受到嚴重懲罰。這時敵軍已在對面渡頭的塭坣擺好陣勢。我方早將河中大小木船事先疏散至高螺一帶掩藏,而紅軍每人只有五顆子彈,裴副營長命令紅軍戰士和赤衛隊選擇有利地形埋伏,不準輕易開槍,嚴密監視敵人動作。這時,流沖河兩岸戰云密布,敵人早已獲知我赤坑區農民武裝雄厚,敵人既無渡河工具,又不知我方武裝部署情況。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以后,敵人團長余祥夫料到我方布陣嚴密,無機可乘,不敢輕舉妄動,只得改道進犯。

——《海陸怒湖》(二)

?

?二、流沖戰斗

一九四五年三月八日,敵軍四十余,配輕機二挺,步槍二十余支,由可塘向青坑推進,到各地搶掠糧食。至流沖圩渡頭附近,我六支某隊(吳海大隊)派指導員率領一班七人據于流沖圩渡頭,于渡河時在河中痛擊敵寇。后敵已渡河,復派鐘通同志帶領輕機班前往協助迎擊,將兵力布置于各山地,并動員南土民兵于各據點警戒。十時三十分,敵由流沖圩出,向南土民兵推進,至距離我陣地二百尺時,我即行射擊,敵利用田畦掩護還擊,堅持三十分之久。敵正面佯攻,而左右迂迴我隊,經我迎頭痛擊,使敵鬼計不得逞,此時敵已傷亡四五名,沙港、赤花一帶民兵又于此時趕到,在敵后面沖殺,敵狼狽潰退,竄入流沖圩渡河逃脫。在渡河中亦為我殺死傷數人,敵退卻時留下四人,于河背掩護其主力退卻,我派二小組人企圖消滅之,因輕敵無掩護身體,為敵擊中而犧牲者三人。至下午三時三十分,敵仍據險頑抗,我即行退卻。四時,敵四十余人增援到來,我方已安全返防。此役計斃敵人九名,擊傷十二名,繳獲電汽船一艘,輕機二挺。我方傷一名,犧牲三名(一中隊長(鐘通)、一班長),民兵傷一名,犧牲一名,損失步槍、短槍各一,子彈三百八十六發。這是日本軍隊侵略海豐以來第一次遭到的迎頭痛擊。

——《海陸豐革命史料》(第三輯)

?

?

三、東溪口事件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四日,駐海豐的國民黨軍百余人分三路突然襲擊駐在可塘東溪口村的“紅星”、“芳泉”兩支武工隊。東溪口村后面是可塘圩,前面有一條河,北(西)面是海(豐)陸(豐)公路,村后有個小山頭。戰斗打響后,負責軍事指揮的“紅星”隊隊長林敬一時失策,沒有在天亮前指揮隊伍向靠山的北面沖出,而是向河方面撤走,結果在渡河時,遭強敵狙擊,陳威(“紅星”隊指導員)、林敬、卓杰英(“芳泉”隊隊長)等17位指戰員犧牲在河中。

?

?????????????????????????????????????????? ——《海豐縣志》

?

四、余創之:海陸豐農民自衛軍黨代表

?

余創之(1893—1927),名國,字顯庸,1893年出生于海豐縣赤坑區南塗鄉。家境富裕,與彭湃世交,每逢兵亂,彭家老小輒到余家避難。

1916年,余創之在海豐中學讀書時,就參加了彭湃領導的青年“群進會”,與陳月波等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打毀他們委駐海陸豐桂軍“清鄉統領”林干材的石雕像,轟動全縣。

1922年夏,彭湃開創農民運動,同年7月,成立“六人農會”后,余創之積極投入農民運動。10月,余創之和林甦等到陸豐的潭陽、浮英等鄉宣傳農會,發展會員。

1923年元旦,海豐總農會成立,余創之任仲裁部長,7月,廣東省農會成立,當選為執行委員,兼文牘、仲裁兩部部長。他大公無私、剛正不阿。親自處置胞兄余貴德多收農民租金的違反農會決議行為,深受農民群眾的愛戴和擁護。

1925年,余創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海陸豐農民自衛軍成立,李勞工任大隊長(后吳振民),余創之任黨代表,當時陸豐余孽羅一東盤踞山區,摧殘農會,吳振民與余創之率農軍大隊到陸山區連續攻擊,迫使反動武裝投降。同年10月下旬起,中共海豐支部先后擴大為海豐地委和海陸豐地委,余創之任委員,分工抓農軍。1926年冬,廣東革命形勢嚴峻,海陸豐地委為維持革命形勢,舉辦黨員訓練班,訓練農軍模范隊。余創之以親身參加農運和軍事斗爭的實踐經驗,教育學員必須認識到掌握武裝才能推翻反動勢力,才能使自己在戰斗中不斷提高覺悟、增長才干。

?1927年5月1日凌晨,吳振民、余創之率領海陸豐農民自衛軍第一次武裝起義勝利。5月9日,國民黨劉炳粹團進犯,農軍500多人撤出縣城,與潮汕農軍匯合在陸豐新田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農軍北撤武漢事宜。創之時任參謀長,不同意北撤,主張退入山區打游擊。會議最后決定北撤,農軍整編為惠潮梅農工救黨軍,成立前敵委員會,余創之任前委委員。前委以吳振民為總指揮,率領救黨軍先往五華,后北上江西、湖南。行軍至汝城后,與當地農軍合編為工農革命軍。8月7日,遭敵范石生部襲擊,吳振民及部分農軍同志英勇犧牲,余創之等被迫轉回廣東。途經韶關住宿,遭反動派逮捕,囚于廣州南石頭監獄。時海陸豐已建立蘇維埃政權,正待設法營救。而廣州當局已將余創之殺害。時年34歲。

——《彭湃和他的戰友》

?

五、余國英:共青團東江特別委員會組織部長,代理書記

?

余國英(1905—1929),又名美瓊,1905年生于海豐縣青坑流清圩。

國英烈士家境富裕,兄弟8人,國英排行第四。國英自幼天資聰明靈敏,1923年在高小學畢業后,考進陸安師范學校讀書時,開始接受新文化,閱讀進步刊物《覺悟》、《新青年》、《向導》等。思想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成為一名進步的學生骨干,在校內參加海豐縣學生聯合會,積極開展各種學生運動。第一次東征后的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時,協同同學們下鄉向群眾宣傳演說,開展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尤為積極。

1926年國英考入廣州中山大學讀書時,對閱讀馬列主義革命書籍更為積極,思想更進一步加深了對革命的認識。因之入學不久,就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組織,成為中大學運的骨干分子。1927年4月15日國民黨反動派在廣州清黨,余國英與本籍在穗同學蘇家麒、張肇志等一起被捕入獄,當時他屢受毒打,仍堅不吐實,絕未供出同伴,被囚禁數月,仍堅持獄內斗爭,后由其父兄以重資贖他出獄,出獄后回海豐,仍不忘革命。在黨和彭湃同志領導下,他投身于第三次武裝起義。其時雖屢受父兄責難,國英與其三兄余冠英(烈士,1927年入黨,曾任赤坑區宣傳員,大革命失敗后,在香港犧牲)還是愉快地投身革命工作,堅決站穩工人階級的立場,和他的封建家庭完全決絕。

1927年11月21日,海陸豐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成立蘇維埃政權,國英擔任共青團赤坑區委負責人,同時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旋即調任共青團東江特別委員會組織部長,代理書記。

1928年3月,敵軍重陷縣城,海陸豐蘇維埃政權被逼退入山區,國英跟隨部隊進入山區,繼續堅持斗爭。在10月期間,國英曾被海陸惠紫四縣暴委會主席楊望同志派往田墘、捷勝等區傳達成立東南暴動委員會的命令,組織暴動。后因黨組織需要,他被省委調往中共香港市委工作。國英到港后積極開展黨的地下秘密工作,至1929年2月間,國英在紅磡造船廠碼頭乘工人下班之際,向工人宣傳并散發傳單時,不幸被英警逮捕,再度入獄,坐牢6個月,受盡嚴刑拷打,堅貞不屈,絕無暴露組織。后經我黨地下人員聘請律師申辯,準其離境,但竟被國民黨反動派引渡江門,轉解廣州遭暗殺,壯烈犧牲。時年24歲。

?

?

——《彭湃和他的戰友》

?

?

六、余會:海陸豐人民自衛隊“天雷隊”指導員,隊長

?

余會(1916—1979),原名作源,字會,1916年出生,海豐南塗流清圩人。余會自幼家庭貧苦,青年時期深受其大兄余史江(1931年參加革命,193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參加曾生抗日游擊隊,曾任東縱六支隊副官,海豐縣六區副區長,解放后任六區區長)二兄余鐵夫(烈士,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革命,曾任葉挺將軍組建的惠(陽)東(莞)寶(安)抗日總隊大華游擊隊中隊長,1939年8月在東莞與日寇作戰中犧牲)的教育影響,立志投身革命。余會于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4月任中共海豐縣九區(可塘)組織委員,1941年任六區(赤坑)委組織委員。這時候,汕尾已為日寇淪陷,六區按照縣委指示,組織戰時工作隊,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44年5月,余會任六(赤坑)、九區(可塘)黨委書記;1945年初,日寇第二次侵犯海豐,同年2月,東江縱隊第六支隊獨立第四大隊開進六、九區敵后抗日,余會兼任獨立第四大隊組織委員,當時區委發動六、九區黨員、群眾配合部隊打擊日寇,經歷大小20多場次戰斗,六區在全縣抗擊日寇中戰績最為顯著。1947年2月,海陸豐人民自衛隊成立,余會任海陸豐人民自衛隊“天雷隊”指導員,同年4月,“天雷隊”隊長江國新在攻打青坑戰斗中壯烈犧牲后,他兼任隊長。在余會的指揮下,“天雷隊”以勇猛作戰著稱,令敵人聞風喪膽,為海陸豐人民所推崇備至。1948年7月,海陸豐人民自衛總隊改編為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第一支隊五團,翌年1月又改編為粵贛湘邊區縱隊東江第一支隊第五團,余會任五團獨立第四大隊指導員,兼二(公平)、六(赤坑)、九區(可塘)黨委書記、工委主任。解放初期,余會任中共海豐縣委常委、海豐縣第一任公安局長、海豐縣人民法院第一任審判庭庭長。為清匪反霸、鞏固新政權、土地改革等作出巨大貢獻。之后受“文革”迫害,積郁成疾,于1979年7月病逝。

?

?

——《兩縱人物錄》

(來源:海豐廣播電視)

?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汕尾傳媒網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ssgyh.cn/portal/article/index/id/24869/cid/2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司務長黃聲的故事

汕尾傳媒網

汕尾傳媒網(汕尾市孝正傳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區網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資訊。集汕尾熱點、汕尾資訊、汕尾娛樂、資訊論壇等為一體的網站

為您推薦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報料掃我哦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 91在线亚洲 | 久久天天躁综合夜夜黑人鲁色 | 一区二区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手机精品a | 巨乳毛片 | 成人做爰网站免费看 | 亚洲aⅴ在线 | 日本a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级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 伊人蜜桃 |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 欧美freesex10一13黑人 | 91视频一区 | 国产毛片基地 | 日本久久精品 | 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 日本b站一卡二卡乱码入口 日本s色大片在线观看 | 67id人成国产在线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美腿丝袜 |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 | 久久免费看 | 在线精品国产 | 久久免费在线观看 | 成人男女网18免费0 成人男女网18免费看 |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 日本www在线播放 | 99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不卡 | 色多多最新地址福利地址 | 成人午夜兔费观看网站 |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 | 韩国女主播青草在线观看 |